原标题:“合肥智造”迎来链长制 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去年,合肥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战新产业集群。合肥市正围绕“合肥芯”“合肥产”“合肥用”的全链条,培育新动能,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在多个重点产业推行“链长制”,合肥市正按照“在更高层次参与全球产业竞争合作”的目标,全力打造“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国际有影响力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中国声谷、智能家电基地、“光伏第一城”等一批高质量产业生态圈,推动制造业多方位、加速度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芯片产业“链”动未来

  9月4日,芯原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戴伟民专程从上海赶到合肥,参加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链协同发展对接会。与戴伟民一起参加对接会的还包括省内外的245家集成电路企业、整机企业代表、各高校和金融机构代表。

  从今年6月份开始,在合肥市全面启动重点产业链链长制之后,整个合肥产业界都在以“链”为单位和格局来规划未来。而集成电路产业链,可能是最被寄予厚望的那一个。

  7月9日,作为集成电路产业链“链长”,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虞爱华前往合肥高新区调研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与企业负责人交流技术、人才、市场等问题,从服务、政策、应用、人才、协作五大方面提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良方。

  两个月后举行的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链协同发展对接会,既是对整个产业链的一次“检视”,也是面向未来的一次野心勃勃的谋划。

  戴伟民表示,业内大会多是芯片企业之间的交流,很少有上下游同聚一堂来沟通。“联宝、蔚来等家电和汽车产业的龙头企业参会,透露出更多发展机会。”

  合肥市发改委副主任钱文则认为:对集成电路产业的上下游企业,以及企业与终端应用市场、人才、金融等方面开展了一次全方位的协同对接,有利于我们及时解决产业链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形成常态化的工作推进机制。”

  绘制产业链“全景图”

  合肥芯片产业始于2013年,由于合肥家电、平板显示、汽车等支柱产业转型升级时都遇到了缺“芯”问题,合肥提出打造“IC之都”,从市场需求出发谋划“补芯”。

  但是,在潜心发展7年之后,合肥的芯片产业突然面临了一个巨大的“机遇窗口”。有识之士已经看到:新的机遇可能不只是“补芯”,更有可能是造芯、强芯。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单靠企业单打独斗可能要错失窗口,而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链”的畅通。

  七年砥砺奋进,合肥又一次被推上历史舞台。目前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入选首批国家级集成电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拥有集成电路企业近300家,全球IP龙头安谋(arm),EDA工具世界第一的新思科技(synopsis)、光罩巨擘福尼克斯、日本荏原、韩国美科、全球领军授权代理商兆易创新、长鑫存储、北方华创、炬芯智能、四维图新、中感微电子等一批国内外龙头企业先后落户,合肥已成为全国少数几个拥有涵盖上下游完整产业链的城市之一。

  合肥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2019年企业数量和产值分别是2013年的约20倍和15倍。而在这之后,诸如研发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设备材料、第三方服务平台等全产业链格局如何协调发展,需要在更高的层面上统筹设计,形成合力和爆发点。

  “链长制”的推行,总体上就是要解决产业链发展中的规划制定、产业措施优化以及产业重点项目和企业面临的问题,形成常态化工作推进机制。

  “落实到每一个产业链中,就是要求绘制一张产业链发展的‘全景图’、制定一张产业链推进的‘任务表’,围绕蓝图绘到底、盯着任务干到底。”合肥市政府相关人士表示:“合肥将以共生理念促进全产业链的融合发展。”

  一批顶层设计陆续出台

  一批顶层设计已经陆续出台。

  围绕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合肥出台了专门政策,特别是《合肥市加快集成电路产业人才队伍发展的若干政策》完善了集成电路产业专业人才评价标准,覆盖人才引进、就业、安居、服务等方面共7条举措,建立起集成电路产业全方位人才政策体系。

  9月4日,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链协同发展对接会特别开辟了校企对接专区,让人才的供需方“面对面”。

  “合肥已经初步建成了集成电路产业链,但要做好全产业链的建设,更重要的是引进更多的‘强者’‘强链’,针对薄弱环节‘补链’。”安徽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吴秀龙说。

  对于合肥来说,重要的是需要政府搭建更好的协作平台,突破“卡脖子”难题,拓展供应链渠道,促进产业链深度融合,助力产业做强做大。

  目前,合肥市已相继成立合肥市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联盟、集成电路创业投资联盟等组织机构,并建设国家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国家“芯火”双创基地、安徽省集成电路战新基地等重要平台,为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链长制体现了合肥市对集成电路产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同时也为‘芯屏器合’战略中重要一环的晶合集成提供了宝贵发展机遇。”晶合集成董事长蔡国智表示:“合肥市乃至内地集成电路产业市场广阔潜力无限。”

  在“育新机、开新局”中抢占先机

  今年8月,合肥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会议提出,要紧紧围绕奋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抓好落实,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围绕“芯屏器合”“集终生智”等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不断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

  “芯屏器合”体系代表着“合肥智造”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的看家本领:“芯”——芯片产业、“屏”——新型显示产业、“器”——装备制造和智能机器人产业、“合”——人工智能和制造业融合。

  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合肥市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7.5%,占全市工业比重超过50%。以芯片产业为例,长鑫存储、合肥兆芯、晶合集成等一批龙头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引领者,部分产品的性能及指标已达到国际主流水平,拉动新兴产业强势增长。

  近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GII2020)》,中国共有17个创新集群上榜,合肥居百强榜第79位,比去年上升了11位。

  与此同时,合肥各条新兴产业链开始合力应对竞争和挑战。以链长制为抓手,合肥市围绕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梳理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创意文化、网络与信息安全、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光伏及新能源、高端装备及新材料、人工智能、量子产业等12条重点产业链。12条重点产业链均由市委市政府相关负责同志担任产业链“链长”。

  制度上给力,创新上发力。“链长制”的推行,为创新型企业的稳健起飞送来“政策东风”,为产业链的接长与巩固提供了制度支撑。通过“链长制”等一系列创新之举,合肥智造正在“育新机、开新局”中抢占先机,为新一轮大发展固本强“链”。(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梁巍 文/摄)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刘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