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重生后三岁的生日。饮水思源,感恩器官捐献者,感谢家人,感谢所有医护人员,是你们的辛苦付出,才有我今天的重生之日。”6月24 日,在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移路同行”肺移植三周年病友交流会上,来自亳州的郝大叔笑得很开心。

  郝大叔是一位重度肺气肿患者,轻微劳动后就会喘不过气来,按郝大哥自己的话说,严重的时候“走不了一丈远”“是家里的负担”。2017年6月25日,他在中国科大附一院接受了左肺移植手术,供者是南宁的一位捐献者。郝大叔也是安徽第一位肺移植受益者。经过康复,郝大叔重返社会重新感受到自由呼吸的畅快,重拾了人生的欢乐与美好,“现在不用家人操心了,我能在家干农活,还能带孙女,好得很”。

  6月24日,中国科大附一院举办“自由呼吸 ‘移’路同行”肺移植3周年病友交流活动。9位在该院接受肺移植手术的病友从全省各地自发而来,他们身着“自由呼吸、移路同行”定制T恤,共同庆祝这个特别的日子。医院执行院长刘连新,医院胸外科、ICU、麻醉科、药剂科、手术室等多学科移植团队的医护人员与病友们共同交流,畅谈肺移植术后的生活。

  “没有你们,就没有今天的我。我不再需要整天躺在床上吸着氧气苟延残喘,我不再羡慕正常人那样自由呼吸,因为今天的我也可以轻松做到。我可以陪着爱人、孩子去四处游玩;陪着父母慢慢变老,也许我的人生不够完整,但因为你们的存在我感觉我的人生很完美。”这是一位移植病友写给医务人员的话。

  22岁的小段,是年龄最小的肺移植病友,2018年4月接受了双肺移植手术。小段说:“现在移植后的我每天开心快乐,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不像以前的我在家吸着氧气生不如死,今天的我都是大家给的,在这里遇到我的‘移’友们我很开心,生活中每个对我有帮助的人我都会感谢你,如果我走到人生最后,也希望把器官捐献给需要帮助的人,让爱传递。”

  “健康如空气,失去才知珍贵。在饱受疾病摧残、油尽灯枯之际,活下去是最奢侈的愿望,每天起来都能看到一个崭新的太阳,幸福莫过于此。感恩器官捐献者及其家人,感谢所有医护人员,是你们的辛苦付出,才有现在的我。希望你们能帮助更多的人,愿大家都越来越好。”一位不能到场的移植术后病友给肺移植团队柯立主任发来信息,祝贺中国科大附一院开展肺移植三周年。

  活动现场,医护人员组织肺移植病友们开展“运球帷幄”,“气宇轩昂”趣味游戏,病友们欢快地玩着吹纸片的游戏,肺活量与常人无异,现场响起阵阵掌声与加油声,病友们共同分享着新生后的喜悦。

  中国科大附一院执行院长刘连新向各位病友表示祝贺。医院自三年前开始开展肺移植工作,目前已经成功完成30例,帮助这些病友们回归正常的生活,医院的肺移植工作也跻身全国前列。医院将会不断加强肺移植团队的建设和投入,以帮助更多的人。

  中国科大附一院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拥有心脏、肺脏、肝脏、肾脏、胰腺、小肠、角膜等所有器官(组织)移植资质的医疗机构,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也是医院整体综合实力的充分体现。医院坚持引育并举,加强器官移植人才团队建设。特聘肺脏移植全国第一人、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静瑜;引进美国外科医师学院会员、普外科刘连新教授团队;引进原欧洲移植协会主席南山教授;不断培育肾移植团队, 亲属间活体肾移植2018年总量位居全国第一。

  截至2020年6月24日,医院累计完成器官捐献117例,角膜捐献166例,其中2019年全年完成各类移植总量405例。

  自2017年以来,中国科大附一院肺移植团队共完成肺移植手术30例,包括单肺移植、双肺移植、急诊肺移植、ECMO(体外膜肺氧合)辅助下肺移植,手术全获成功,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2018年中国科大附一院肺移植数量排名全国第7,同年加入中国肺移植联盟。

  目前,肺移植的肺源主要来自于公民逝世后的器官捐献。对此,胸外科学术主任徐美青呼吁,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加入到器官捐献志愿者队伍中来,让更多患者重获新生。

  据胸外科行政副主任、主任医师柯立介绍,目前,尘肺病患者最终都需要通过肺移植来延续生命。他也提醒公众,“特殊职业人群要注意做好职业防护,最大限度地防止有害粉尘的吸入,只要措施得当,尘肺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朱伟华 方萍 李从玲/文 黄歆/图)

  (责任编辑 王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