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凌家滩遗址发掘工作再次启动 探寻千年之前的秘密

凌家滩墓葬出土的文物复制品凌家滩墓葬出土的文物复制品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6月11日,2020“文物赋彩全面小康”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安徽省主场活动在马鞍山市含山县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举行。记者了解到,凌家滩遗址发掘工作也于近日再次启动。

  凌家滩墓葬祭祀区位于凌家滩遗址的最高处,记者看到,这片墓地以数百平方米的石筑祭坛为核心,在祭坛上和周边埋葬了当时某一群体的显贵、工匠和平民,但根据身份的不同分别埋在不同的墓区。1985年秋天,含山县长岗村村民在岗地上挖坑葬坟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玉器,便报告给当地文物部门。经过试发掘和专家论证,1987年,凌家滩遗址考古发掘大幕正式开启,凌家滩遗址的神秘面纱被逐步揭开。经过30多年的发掘,总面积超220万平方米的凌家滩遗址,发掘面积共4780平方米,发现祭坛1处、墓葬68座、环壕2处、大型红烧土块遗迹1处;出土文物2200多件,其中玉石器等珍贵文物1100多件。截至目前,安徽已完成凌家滩遗址区域系统调查面积300余平方公里,勘探面积100万平方。

凌家滩红烧土考古发掘现场凌家滩红烧土考古发掘现场

  安徽大学历史系考古学教授吴卫红介绍说,凌家滩遗址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过程中具有标志性地位,在玉器的多元材料、磨制与切割技术、肖生玉的复杂类型、阴刻线琢磨工艺、原始宗教信仰和“天地四方”的概念等许多方面独树一帜,成为东亚远古文明手工业技艺的标竿和骄傲,同时对当时氏族社会的组织结构与国家形态的出现,产生了重大影响。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凌家滩遗址2020年度主要发掘地点位于岗地南端的红烧土密集分布区,该项发掘也是“考古中国: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课题安徽地区的唯一发掘地点,同时作为长江流域5处区域中心聚落之一被纳入新一轮“中华文明探源研究”课题。 6月11日,记者在凌家滩红烧土考古发掘现场看到,数十名身穿红色马甲的考古工作人员在对红烧土层进行清淤。“昨天下了雨,地面上淤泥很多,现在主要是将淤泥清理掉。”现场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凌家滩墓葬埋葬的玉石凌家滩墓葬埋葬的玉石

  “有专家猜测这次发掘的红烧土区域可能是一处大型的公共建筑,但这些说法都需要进一步挖掘考证。”据凌家滩遗址考古发掘现任领队张小雷介绍,本次发掘面积500平方米,采取分段揭露的方式,同时按照中国国家文物局的审批意见,揭露至红烧土层面即停止下挖,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论证后再开展后续工作。(记者 陈成)

  来源:中安在线

  (责任编辑:秦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