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安徽含山:环保产业扶贫生金“有妙招”

  近年来,马鞍山市含山县仙踪镇金洼村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注重科技引领,落地发展了一批稳定、高效、环保、科技含量高的产业扶贫项目,给村集体经济注入了源源动力。金洼村集体经济从2017年出列时的9.7万元,增长到2019年的19.43万元,2020年有望突破25万元。

  废秸秆巧变“香饽饽”

  2017年,在农村秸秆无处去、禁烧压力大的现状下,金洼村抓住生态环保契机,利用县环保局项目资金,新建了金洼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秸秆制粒厂。

  制粒厂建立后,通过粉碎、烘干、制粒等程序,年产颗粒燃料2800余吨,按燃烧值大小将颗粒燃料按照700—900元/吨,销往县内燃料需求量较大的服装厂、机械厂、洗涤厂等企业,年利润约20万元,促进了金洼村每年稳定增收6万元。

  此外,该厂主动设立多种公益岗位,为贫困户提供了在家门口上班的工作机会,实现务工贫困户人均增收1.5万元/年,实现了农民增收。

  “2019年‘金旺牌’生物质颗粒燃料产品获得了安徽省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银奖,曾经的烫手山芋如今打出身价,有了名片,成为了宝贝疙瘩。”金洼村党总支书记周平介绍说。

  无人机渐替旧植保

  2019年7月,金洼村利用资产收益扶贫资金20万元购置4台植保无人机,租赁托管给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公司用于农业植保,村集体经济获益2万元/年,村集体资产得以保值增值的同时,还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效率革新,为种植农户带来了更加便捷的生产方式。

  金洼村洼范自然村种粮大户董德兵的儿子董凌峰去参加了村里组织的无人机应用技术培训班。“无人机省时省工还省药水,以前200亩田打药,要请3个人打4天,最少也得1400元,现在我租一台村里的无人机每天只要300元,自己一天半就能打完。”除了节省成本之外,无人机的下压风场可以直接将药物喷洒到植物的根茎部,保证防治效果。“这两年村里大户的水稻小麦田间,少了农民背机的身影,多了无人机飞旋的场景,这给庄稼人节省了体力、带来了实惠。”董凌峰说。

  “小电板”铺上贫瘠山

  金洼村于2016年底、2017年9月先后建成并网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和户用光伏扶贫电站共计136kW,为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6万元/年,给孙其兵等12户已脱贫户每年增收约1500元。

  2019年底,金洼村利用安徽长江钢铁股份有限公司20万元帮扶资金,自建47.8kW村级光伏电站,2020年4月实现了并网发电,预计年发电6.71万度,相当于节约了20.13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66.90吨,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3万元。此外,金洼村还在积极筹建100kW光伏电站,目前组织平整土地、协调筹措资金、着手挂网招标工作正在进行中。

  “我们立足自身找出路,因地制宜定产业,齐心协力谋发展,努力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努力让产业留得下来、收益长远,不断巩固和提升脱贫成果,让成果惠及村庄和村民。”金洼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朱大荣说道。(李希蒙 程汗)

  (责任编辑 王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