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讯 “深化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全面提升居家和社区养老综合服务能力。”5月29日,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从马鞍山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市正在统筹推进八项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程,全面实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为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马鞍山模式。

  据介绍,为进一步提升全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水平,满足广大居家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切实增强老年人幸福感和获得感,该市在顺利完成养老服务三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于2019年9月被民政部、财政部确定为第四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2019年12月,该市经广泛征求意见,印发了《马鞍山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8项改革试点任务。

  一是加快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城市社区按照新建住宅小区每百户不少于30平方米、已建成住宅小区每百户不少于20平方米标准配建养老服务设施。新建住宅小区配建任务列入土地出让条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到2020年,街道(乡镇)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社区(村)养老服务中心(站)实现全覆盖,同时还要重点打造一批示范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二是优化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推动养老服务规模化、连锁化发展,着力培育一批连锁化、品牌化养老服务龙头企业和社会组织,打造一批养老服务品牌。探索推行“中心厨房+集中配送+社区就餐+送餐入户”的社区助餐服务模式。推行养老机构“居家化”试点,着力将机构内各种专业化服务延伸到周边社区有需求的老年人。

  三是创新发展智慧养老服务。建成全市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暨养老服务指挥调度中心,开展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推进智慧养老产业孵化基地建设,打造一批智慧养老示范县(区)、示范街道、示范社区或示范机构。每年选择不少于200户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重度残疾人等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智能化改造。

  四是推动居家社区医康养融合发展。推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约、家庭医生与居家老人签约的“双签”模式。试点开展困难失能、失智老年人居家照顾者“喘息服务”,着力打造一批省级以上医养结合示范项目机构或社区医养结合示范中心。

  五是创新提升农村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水平。按照统筹布局、撤并重组、盘活资源、释放床位的原则,对20个环境设施薄弱的农村敬老院,按照三星级标准改造升级;完成10个农村敬老院社会化运营改革任务,重点面向农村社会老人尤其是失能失智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居家养老互助关爱服务,启动实施农村留守老人联系人登记、赡养协议签订和探视走访“三项制度”。

  六是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建设。实施养老人才培养工程,开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管理人员、中高级护理师资人员和社工师、养老护理员、居家养老从业人员、照护老年人的家庭成员和为老服务志愿者分类培训。依托本地专业院校,探索构建“学历教育+职业培训+继续教育+实训基地”四位一体的养老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本地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补助、学费补偿、入职补贴等激励保障机制。

  七是健全特殊困难老年人基本服务制度。开展城乡特困老人和经济困难高龄、失能、失独、空巢(独居)等老人普查,绘制养老“关爱地图”,建立困难老人动态数据库和政府购买基本养老服务清单,逐步将经济困难的高龄、独居、空巢、失能等特殊困难家庭的老人纳入政府购买范围。

  八是推动养老服务模式创新。支持各县区培育养老服务特色品牌,开展“家庭照护床位”试点,打造医养康养示范社区,打造“互联网+助餐+照护”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加强政校企合作发展,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设养老领域产学研基地,为加快马鞍山市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经过一年来的努力,尤其是今年以来,该市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诸多影响,推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目前,该市启动了全市特殊困难老年人基础数据摸排统计工作,为制定居家社区改革试点配套政策夯实了基础;会同市直相关部门先后制定了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智慧养老、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管理办法、示范性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养老机构向居家社区延伸服务等系列改革试点配套政策,进一步完善了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制度体系;启动了市、区两级养老服务质量指导中心和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开展了示范性养老服务中心品牌标示征集活动,打造了一批示范性养老服务中心(站)、智慧养老机构和智慧养老社区;先后实施了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特殊困难老年人适老化改造、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养老机构“居家化”、农村敬老院改造升级和改制改革等试点项目,受到了广大老年人的普遍欢迎。;加快实施市政府与江苏丰华、南京三胞集团战略合作协议,引入市场机制,实行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运作,推进社会化“老年餐桌”试点,有效激活了养老市场,促进了养老服务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