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凌云:疫情大考之下 合肥这样书写发展“答卷”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在疫情大考下,合肥市统筹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和“六稳”“六保”工作?5月27日,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市市长凌云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合肥市将主动作为、精准施策,系统构建“六稳”“六保”工作体系,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聚众智汇众力打造创新高地

  “创新是合肥最大优势、最亮品牌、最鲜明的特质。我们将全力下好创新‘先手棋’,走活高质量发展‘一盘棋’,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凌云提出,首先要深耕基础研究,强力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环境等四大领域,集中布局建设“1+4+10”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持续实施科技攻尖,形成一批在国际具有引领性的重大科技成果,推动原创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

  其次,深化双链融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高水平建设合肥滨湖科学城,积极创建国家级滨湖新区。持续提升中科大先研院等26个协同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水平;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科研机构、高校等创新资源,布局建设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

  此外,强化制度创新。集成“全创改”等国家创新战略,破除制约技术突破、产品制造、产业发展的制度瓶颈,加大战略产业关键领域专利布局,依托安徽创新馆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交易大市场,争创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畅通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推进中国合肥国际人才市场建设,构筑海内外英才向往汇聚的强大磁场。

  抢先机抓机遇打造产业高地

  “聚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构建更高层次的先进制造业体系,整体提升‘合肥制造’国际竞争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凌云表示,合肥市将抢抓国家加快“新基建”建设机遇,把“新基建”作为产业发展新引擎,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首先,以“新基建”助推战新产业。深耕“芯屏器合”产业,聚力建设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国家级战新产业集群,加快长鑫存储、维信诺等重大项目建设,持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战新产业集群。

  同时,以“新基建”引燃数字经济。持续用数字化赋能产业升级,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高水平建设安徽合肥线上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全力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凌云表示,合肥市还将以“新基建”点亮未来产业。超前布局量子信息、类脑芯片、中子技术、第三代半导体、精准医疗、超导材料等前沿领域,加速产业化进程,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激活力增动力打造环境高地

  “营商环境也是生产力。我们将始终聚焦市场主体关切,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刀刃向内’,打好‘放管服’组合拳,更大力度为市场主体投资兴业破堵点、解难题。”凌云说,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真正“放得开”。审批事项能减的减,审批权限能放的放,以“办好一件事”改革为抓手,聚焦企业和群众关注度高、办件量大的急需急盼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增加政策透明度,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简单。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确保“管得住”。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与“双随机、一公开”系统、“信用合肥”等对接,打造网上监管、信用监管、协同监管新格局,实现数据汇聚、智能分析、精准监测、联合惩戒,让企业行为更规范。

  “还要创新政务服务方式,真心‘服务好’”。凌云说,合肥市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行“网上办、掌上办、预约办、邮寄办、自助办”,推动更多公共服务“上网”“联通”,打造企业开办智能审批“合肥模式”,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凌云表示,合肥市为了确保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实行链长制,健全产业链,构建完善的产业体系和产业生态,进一步打造创新高地、产业高地和环境高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让合肥真正成为一座近者悦远者来的创业腹地。(特派记者 黄娜娜)

  来源:中安在线

  (责任编辑:李兴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