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流失32年 安徽博物院被盗文物“回家”了

  颠沛流离32年,国家一级文物商代兽面纹铜鬲终于“回家”了。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5月8日从安徽博物院获悉,4月29日,安徽博物院接收合肥市公安局追索文物仪式在安徽博物院新馆举行,被盗流失32年的珍贵文物商代兽面纹铜鬲正式回归安徽博物院。

  记者从安徽博物院了解到,商代兽面纹铜鬲为国家一级文物,出土于1947年,1957年征集入馆,1988年12月被盗流失在外。2017年12月,安徽师范大学历史文献学专业研究生常泽宇在浏览浙江某拍卖公司网站时,偶然看到一件拍品“商代中期兽面纹铜鬲”似曾相识,很像安徽博物院丢失多年的文物,立即向文物部门报告。安徽博物院接到线索后,第一时间查阅了当时被盗文物资料,经过比对,初步认为拍卖会的铜鬲与安徽博物院1988年被盗的商代兽面纹铜鬲极其相似,并把这一重要信息上报了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国家文物局及公安部也同步在全国被盗文物信息平台上进行了信息比对,得到相同结论。在国家文物局和公安部的部署下,浙江省文物局对该拍卖公司下达立即停止交易的指令。为此,合肥市公安局两名警官及安徽博物院两名青铜文物专家迅速赶到杭州。专业人员现场对拍品进行认真勘察比对,确认此件拍品为安徽博物院1988年被盗商兽面纹铜鬲。2017年12月29日,商代兽面纹铜鬲在警察和专业人员的保护下,从杭州回到安徽,因案件还在处理中,作为涉案文物暂存在安徽博物院库房。

  当天的仪式由安徽博物院院长胡敏主持,副院长张钟云首先介绍了文物追索情况,合肥市公安局杨援军副局长郑重将商代兽面纹铜鬲正式移交给安徽博物院院长胡敏,胡敏向合肥市公安局刑事警察支队赠送锦旗,感谢在追索行动中辛勤付出的“文物卫士”。张钟云向关心家乡文物事业、本案侦破线索提供者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常泽宇颁发感谢状和1万元奖金。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刘媛媛

  (责任编辑 王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