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宾馆的8218号房,成了王涛这些天的临时居所。面对记者的到访,他很有些不好意思,“比较乱,东西比较零碎。”这是二楼尽头的一个房间,商务布置的标准间,床头柜上放着饼干盒和巧克力盒,已经空了一半,桌上有维生素片、体温计、口罩、笔记本电脑等用品。这是王涛撤下“火线”后集中隔离休息的第4天。

  38岁的王涛是皖医弋矶山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生,疫情出现后,他第一时间报名参加隔离区救治,“这些患者中有些人会出现呼吸衰竭,我在这方面的治疗比较有经验,可以发挥自己所长。”1月26日,王涛和同事正式成立“重症应急小组”,进入隔离病房,这一忙就是2个多星期。

  2月8日下午,王涛的工作暂时告一段落,他和首批进入隔离区的20余名医务人员撤下了“火线”,在医院附近的一间宾馆里集中隔离,休息的同时自我观测。“我们的手机还是24小时开机的,医院有什么紧急会诊、患者有什么问题咨询,都能马上找到我们。”

  这几天,王涛的生活比较规律,就是活动空间受限,正常就在十几平方米的房间中,医院每天有专人送饭。“早上8点钟之前送早饭,今天吃的水饺,中午11点送午饭,一般是盒饭。”天冷风大,饭菜送来往往有些凉,弋矶山医院还特地在宾馆配了一台微波炉,方便加热。正聊着,当天的午饭就送到了,豆腐果烧肉、炒肉丝、炒茄子、西红柿蛋汤。

  这段时间,王涛人不在医院,心却没有离开,每天都会通过电话和微信询问一些患者的状态,给他们加油打气。并且,他趁休息完成了一项“工程”,写下了近4000字的新冠肺炎救治经验和心得。“快完工了,再把数据完善一下就可以了。希望能给其他医护人员一个参考吧。”记者 程茜

  来源:芜湖日报

  (责任编辑 杨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