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1月13日下午,省两会新闻中心举办了两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张天培,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曹发义围绕“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发布会现场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19年,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成果丰硕,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全面启动实施国家规划纲要及安徽行动计划,扎实推进“一圈五区”建设,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有了新作为、新成效、新局面。

  我省“左右逢源”的优势更加凸显

  我省居中靠东、连南接北,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和长江经济带重要成员,是中部崛起的重要力量。

  张天培介绍,2019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确认安徽全域为长三角重要组成部分,我省成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部署覆盖的省份,彰显了“左右逢源”的独特优势,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得到全面提升,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开局良好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国家大战略、我省大机遇。一方面,我省积极配合国家编制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等一批关系我省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事项纳入纲要。

  另一方面,省委十届九次全会对贯彻落实国家规划纲要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和安排,审议通过安徽行动计划并全面付诸实施,成为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升级版”,2019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第一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第十九次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等一批重大活动在我省成功举办,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各项轮值任务高质量完成。

  省党政代表团赴沪苏浙考察,对接国家规划纲要及安徽行动计划的落实,签署15项会谈纪要和合作协议,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协同、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民生共享等多领域一体化合作,同时带动市县、开发区、企业达成118项合作成果。

  与沪苏浙重点领域合作深入推进

  “创新+产业”之路走宽走实,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一岭六县”产业合作发展试验区创建等合作事项加快推进,G60科创走廊新能源、通用航空、新能源和网联汽车等产业联盟分别在宣城、芜湖、合肥三市组建运行,杭黄国际黄金旅游线、皖浙一号风景道、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合作共建园区建设加快。

  基础设施共建加快推进,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芜马江海联运枢纽加快建设。省际待贯通路段建设提速,省界收费站全部取消,合肥与沪苏浙等9个城市实现地铁“一码通行”。

  生态环境联防扎实推进,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一市三省联合组建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协作专家委员会,共同制定《长三角地区跨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动工作方案》。

  公共服务共享稳步实施,长三角全部41个城市实现医保“一卡通”,覆盖了一市三省医疗机构4700余家,积极推进中国科大附属第一医院西区(省肿瘤医院)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省儿童医院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合作共建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项目。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联盟成立。

  “一圈五区”联动发展的格局得到确立

  去年,合肥都市圈扩容提质,蚌埠市整体加入,新桥机场二期建设有序推进,“1小时通勤圈”加速构建,合肥出口加工区升级为综合保税区,合淮产业走廊、合六经济走廊建设加快。

  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创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2019年认定20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建立北航合肥创新研究院、军民融合研究院等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量提质升,开放合作持续深化,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达68%,亿元以上在建省外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占全省比重达65%。江北和江南产业集中区、中新苏滁高新区、郑蒲港新区等一批载体平台建设提速,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

  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完成,淮河生态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等专项规划启动编制,皖北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亳州、宿州、阜阳等市经济增长均居全省前列,南北合作共建园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82亿元、增长20.5%。

  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步伐加快,启动促进大别山等革命老区发展条例立法工作,大力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对外联通通道建设工程,成功创建霍山黄芽等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完成造林绿化37.8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平方公里,14.68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稳步实施,九华山入选世界地质公园,第十二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成功举办。黟县、霍山县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推进昌景黄、池黄、宣绩高铁建设。

  2020年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将持续加力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关键一年。

  我省将深入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持续抓好省党政代表团赴沪苏浙考察对接成果落地,推动合肥、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共创”,加快G60科创走廊宣芜合段建设,积极支持沪苏浙一流大学、科研院所来皖设立分支机构。联合沪苏浙共同研究制定覆盖长三角全域的全面创新改革方案,探索建立一体化协同创新长效机制。推动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江宁-博望等毗邻地区全面深度合作,积极探索省际合作园区共建共管共享新机制。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滁州、马鞍山与南京城际轨道对接建设。

  同时,高质量建设合肥都市圈,加快发展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20年,重点围绕新型显示、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机器人、新能源及智能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生命健康、未来技术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省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项目及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研发专项。遴选一批创新型龙头企业,开展独角兽企业培育试点。探索推动合芜蚌与苏南、杭州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融合发展。

  此外,还将高水平打造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大力振兴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高标准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2020年,我省将以提升旅游发展质量为重点,有序推进黄山、池州、宣城市以及太湖、潜山、岳西、含山、枞阳、宜秀等市、县(市、区)的全域旅游创建。推进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建设。支持歙县、休宁、金寨、岳西、石台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申报首批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推动修编皖南示范区规划纲要。(记者 汪乔 陈海生)

  来源:中安在线

  (责任编辑 王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