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公益事业不要老百姓烦神,不用掏一分钱!”村民潘大光说起村里发展时,充满自豪感。2019年,无为市百洼村集体收入近6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超过2.5万元。然而,10年前,该村还是一个“空壳村”,村里大片荒山、荒滩长期处于沉睡状态。

  多策盘活荒水荒滩

  百洼村具有较明显的资源优势。它紧邻芜湖市最大的淡水湖——竹丝湖,坐拥耕地8204亩、山场1700亩、水域2000多亩。“大部分都是荒水荒滩,一直闲置着。”村支书许定根说,近些年,他们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盘活这些闲置的资源。

  2002年,村“两委”将原来年年亏损的1700余亩小泊宕水面,集体整合对外发包,2014年仅租金收益达到20万元。2008年,将790亩荒废的横山山场整合,统一对外发包,为村集体带来了131万元的收入。仅有租金收入,显然未能发挥出资源最大效益。通过多地考察,一种“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渔光互补”项目进入百洼村干群的视野。2015年,50兆瓦 “渔光互补”发电站落户小泊宕,第二年即并网发电,年产值达6000多万元,小泊宕年租金从20万元一下子提升到103万元。高产值产业为村集体带来收益63万元,周边群众收益40万元。

  能人带动群众增收

  光伏电站建成后,1700亩水面被光伏电池板覆盖,该如何进行水产养殖?村“两委”想到了养殖能人曹保国。“水面被覆盖后影响了光照,从技术上就得进行改变。”曹保国说。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村“两委”带着他一起到盱眙等地实地考察学习。经过多次外出学习、摸索,曹保国发现了诀窍——龙虾养殖。去年,曹保国共养殖龙虾800亩,纯利润达到200万元。今年,又增加了1000亩,预计利润至少达400万元。在他的带动下,40多户闲散劳动力实现就业,周边20多个农户都养起了小龙虾。

  在竹丝湖东畔,还有一片1650亩的滩涂地一直荒废着。这一回,村“两委”又“瞄”上了这块“宝地”。种植大户周恒芳接手后,花了3年时间,硬是把荒滩变成良田。去年,种植优质水稻1500亩,年产水稻200多万斤,带动50多户贫困户务工,增加工资性收入20多万元。

  集体收益村民共享

  “过去,村干部主要忙于各种繁琐的村务工作,很少考虑村集体发展。这一观念现在必须转变。”许定根说,村里修路通桥、垃圾清理这些公益事业主要依靠村集体收入。

  村集体收益反哺村公益事业。小泊宕以前经常破圩,村集体经济壮大后,对其4公里的圩埂进行加固。村里的3个排涝站、2个抗旱站也重新维修改造。两年前,村里就实现了水泥路“组组通”。今年,更是从村集体收益中拿出4万元给全村800多名60岁以上老人购买了银龄安康保险。

  2017年,村里开展农村“三变”改革,经过清产核资,确定村集体资金共有500多万元。这笔资金该怎么花?在村民代表大会上,大部分村民都赞同将“巨款”留在账上,继续壮大村集体实力。未来,他们还将利用G347国道穿村而过的优势,发展仓储物流;利用芜湖市打造竹丝湖旅游景区的机遇,继续整合荒水、荒坡等资源,发展一批休闲农家乐。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带动村集体增收,促进农民致富。

  图为百洼村整合1700亩滩涂租给芜湖信义光能有限公司用于光伏发电,为村集体增收。图为小泊宕光伏场地。吴农组 文/摄

  来源:芜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 杨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