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发烧、头疼脑热,想去医院怕麻烦,但又想获得一些治疗建议,很多人会选择在网上搜索。“合理饮食,适当户外活动,每天10到15分钟最为合适。”“不要滥用抗生素,谨遵医嘱。”新华社记者近期调查发现,这些看似专业,并冠以某某医院某某医生头衔的回答有可能是非专业人员以每条1.5元左右的报酬复制、粘贴、编造的。

  网络搜索,如今已经成为网民的一种学习方式、生活方式。网络搜索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时常伴随着虚假信息。中国网民已超8亿,“网搜”自然蕴涵着无限商机。而其中的乱象,比如信息误导甚至欺诈等,大多是缺少规则或规则不彰导致的结果。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那些标榜“免费”的服务,有可能是“坑”。记者调查发现,宣称“专业医生在线为您解答”的医疗咨询服务,实际上是网站聘用的兼职者,他们没有经过任何资质审核,只要会复制粘贴操作就可以了。兼职者复制粘贴一条信息能赚1.5元,网站借助“免费咨询”把平台流量做起来,最终目的是将“钓来”的患者通过问答引导到付费咨询平台。实际上,这就是我们早就见惯了的网搜咨询服务欺诈的又一个品种罢了,而问题也还是那个问题:网络商业服务缺少必要的约束。有专家表示,互联网时代,网民通过互联网这一更为便捷的渠道获取医疗信息是一个趋势,但医疗行业直接关乎百姓健康和生命安全,相关监管举措应考虑到其服务的特殊性。

  因此,除了加强监管,还应做更多的工作。一方面,对包括医疗咨询在内的各种网络咨询解答服务,应实行严格的备案制,从服务人员聘用、到服务过程,都应建立留痕记录,以备随时核查。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指导网络咨询服务商建立起行业协会,通过协会章程,以及共荣共损的利益机制,实现行业自我约束。此外,还应针对违法成本低于收益的问题完善相关立法,如果受罚损失才只是收入的零头,处罚就成了“挠痒痒”。(马涤明)

  来源: 中国青年网

  (责任编辑 张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