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临泉县迎仙镇中心学校时,正值课间休息,郑莉刚结束课堂教学来到办公室。她留着短发,身着黑色衣服,脸上始终挂着笑容,和蔼中不失为人师表的严肃。招呼着记者坐下后,郑莉开始说起自己的从教经历。

  1993 年,刚毕业的她到临泉县迎仙镇中心学校,成为一名物理老师。连她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一待就是27 年,始终在乡村教学第一线。“ 刚开始,我就发现这里留守孩子特别多。由于家庭教育缺乏,他们学习状况不好、学习兴趣也不浓。”郑莉说,如何让孩子们听懂物理、喜欢上物理,成为摆在她面前的一道难题。

  于是,她经常趁业余时间去阅读有关教学方面的书籍,有问题主动向老教师请教,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多媒体时代,她又主动学习新的教学手段,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应用方法。渐渐地,郑莉摸索出了物理教学的诀窍:将生活情景与物理知识结合起来,让书本的知识变“ 活”起来。“ 脱离了生活,物理是没有灵魂的。”郑莉说,在教学中,她收集瓶瓶罐罐,自制教具,让复杂的试验变得简单易懂。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例如,在讲解声音的产生时,她便让孩子们用身边的东西制造声音,观察它们的发声原理。此外,她还摸索出“ 三人行”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开展课堂教学、课外辅导、课外阅读等活动,鼓励学生大胆说、大胆做,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苦心钻研,郑莉的教学方式收获了成效,她带的物理课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科目之一。此外,她带的学生也先后获得很多物理竞赛奖项。2006 年,郑莉有了离开乡村学校进城教学的机会。“当时,我准备去临泉二中初中部,手续都已经办好了。”听闻这个消息后,10 多名学生自发到郑莉的办公室,想要留住她。其中一名孩子红着眼眶,不舍地说:“ 老师,您走了,我们怎么办?”正是学生的挽留,让郑莉的想法发生了动摇。“ 我从小生活在乡村,能感觉到乡村更需要我。而且,我和孩子们已经有了感情,放不下他们。”于是,郑莉主动放弃了进城的打算,并一直坚守在乡村学校。

  如今,郑莉所在的学校有着1200 多名学生,其中60% 以上的学生属于留守儿童。平时,留守儿童是她关心的重点。

  对于郑莉来说,留守儿童的关爱不能局限在课堂,更要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她加入了七彩爱心协会,协会义工们把摸排孩子的情况发布在救助平台上,社会爱心人士会通过平台对孩子进行审核,实行一对一帮扶。此外,义工还负责对帮扶成功的儿童进行定期回访,确保善款发放到位,并把儿童近期生活或学习状况形成图文材料传递给爱心人士,让爱心人士了解孩子生活,关注孩子成长。两年多来,在郑莉及其他义工的共同努力下,临泉县已有52 名孤儿结对帮扶成功,每月享受500 元的救助;还有86 名孤儿的信息已发布在救助平台,等待爱心人士的结对救助。郑莉严谨的工作态度、踏实的工作作风,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认可。2009 年至今,她先后获得阜阳市优秀班主任、阜阳市模范教师、阜阳市最美乡村教师、阜阳市师德标兵、阜阳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来自: 颍州晚报

  (责任编辑 杨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