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咖啡“吧台  ”锅炉咖啡“吧台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以前有个说法,说合肥是个‘文化沙漠’,外地朋友来了,合肥人不知道要带他们去哪里转转,其实这种情况已经悄然改变。”坐在合肥网红咖啡店“锅炉咖啡”的大厅里,设计师胡迪和记者聊起合肥本土文化产业发展时,这样说道。文化产业正在成为现代城市的精神内核和发展活力,随着合肥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越来越多的合肥市民对文化消费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

  从2017年作为包河区第一个老城微更新文创产业的“锅炉咖啡”开业,到现在的遍地文创“开花”,文化产业在合肥已经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而这种势头,在合柴1972项目负责人刘晓宁的眼中,正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下,合肥作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应有的文化底气。即将于11月21日在上海举办第二届长三角文博会,主题为“建设长三角文化产业共同体”,合肥近些年,不论是民间还是政府都在不断向一线城市对标和借鉴,在融入“文化圈”的同时,突出文化的“徽”特色,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了社会消费的风尚。

  文化产业需要保留城市记忆

  在合肥市包河区宣城路,繁华的市井巷子里,藏着一个需要按门铃才能开门进入的咖啡馆,这家由老旧锅炉房改造成的“锅炉咖啡”已经成为合肥市最具有“小资情调”的咖啡馆之一。

  ”锅炉咖啡“馆里,年轻人正在这里喝下午茶  ”锅炉咖啡“馆里,年轻人正在这里喝下午茶

  进门大院里的一座老旧红砖大烟囱与旁边的充满设计感的现代玻璃房形成强烈对比,新与旧的碰撞让人产生强烈的视觉差异,而这正是此处的重要设计理念。“锅炉咖啡”的主要设计师之一胡迪告诉记者,在锅炉房的改造过程中,原来旧建筑结构几乎未加改变,墙面甚至都未粉刷,直接保留了原状,充满文艺气息的陈列和斑驳的墙壁以及墙上的大锅炉出风口,又一次形成了视距冲击。

  “时间是有价值的,老旧的感觉和它们承载的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就是它的内涵。”在胡迪看来,融入文化圈最重要的是打造文化自信。“推倒重建,全按别人的模子改造,没有太大意义,文创一定要突出自身的文化特色。”在整个设计中,他所在的设计团队以保留合肥记忆为初衷,用设计师的眼光,把座堆放垃圾的旧厂房,改造成了一个文艺咖啡书吧和十几间主题迥异的客房。为了契合锅炉房的老旧感觉,参与规划的十多个设计师从世界各地淘回了各种旧家具和摆设。

  ”锅炉咖啡“一角  ”锅炉咖啡“一角

  “这里是合肥的老城区,很多走出去的合肥人,看到这里的大烟囱,就能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保留记忆,融入新元素,成为近些年城市文创产业发展的主流。近日,合肥市的最热网红打卡点——合柴1972就是在合肥监狱的旧址上,进行的改造。

  “合肥一直提的是工业立市的理念,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工业特别是家电产业一直与合肥人的记忆交织在一起。”据合柴1972项目负责人刘晓宁介绍,在整个项目改造过程中,95%都是保护型改造,尽量保留了建筑的原貌。

  在合柴1972园区内,有一座利用原有的三道围墙改造出时光展厅,将合柴近70年的时光之路,进行了保留和展示,展厅里每一样老物件都是在合柴的仓库中收取的,这些老物件,把参观者直接拉回到1954年,那时合柴还是一座砖窑厂。“虽然已经不知道第一块砖镶嵌在何处,但是我们知道这些砖瓦是筑起这座城市的基石。”

  时光展厅还展示了70年合肥家电业的发展历程,这些城市的时光记忆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参观,工作日的日接待量可以达到1.5万人,周末超3万人。刘晓宁表示,这也让她和许多设计者感受到,城市的记忆,其实非常有吸引力。

  立足本土文化借鉴长三角经验

  “我们希望更多的人看到本土文化的价值。”在采访中,胡迪告诉记者,参与“锅炉咖啡”项目的十多个设计师都是安徽人,整个项目也是设计师团队自发提出并自掏腰包出资建设的。“我们的初衷就是为了证明,在安徽也有这样一批有情怀的设计师,想为城市增加一些有文化、有情怀的地方。”早年在上海打拼的胡迪感受到,近些年家乡安徽的经济在迅速崛起,但是文化产业并没有及时的跟上,富起来的市民对文化的消费需求急需满足,看到这样的契机,他和一帮设计师朋友回到合肥,谋划了“锅炉咖啡”项目。

 傍晚,合柴1972内游客在散步 傍晚,合柴1972内游客在散步
  合柴1972内的摄影展  合柴1972内的摄影展

  “一开始,没人懂我们想干什么,建设期间,周边还有市民投诉。”但随着项目的完成,以前由于垃圾堆放、气味难闻,周边居民对着锅炉房的窗户是紧闭的。“现在大家都把窗户打开,没事就看看这边已经焕然一新的景色。”

  在胡迪的团队看来,只是把一线城市的先进理念带回来,并不足够,关键还需要有打造本土文化的情怀和自信。“我们安徽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北有老庄文化、南有徽派文化,都曾在历史上熠熠生辉。”胡迪和他的设计师朋友们组成了一个“无界设计师沙龙”,把很多本土设计师汇聚在一起,定期座谈讨论,并且还会请一些设计大师来到安徽讲座,组织设计师外出游学。“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胡迪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把先进地区的经验带到安徽,为打造本土文化产业服务。据胡迪介绍,下个月,亚太设计年会要在合肥举行,“这是一个在业内很有分量分会议,今年选择在合肥举行,与合肥经济的迅速崛起,文化产业的兴起是密不可分的。”

  合柴1972项目并非一开始就定由本土企业“滨湖集团”来打造,在刘晓宁看来,从来自北上广深的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滨湖集团”靠的就是打造本土文化的经验。“罍街、罍村、半边街等项目都是立足本土文化元素所打造,作为本土企业,我们对合肥的城市性格有着天然的理解。”

  “吃,南北混搭的吃,是合肥人的最爱。”刘晓宁认为,合肥居皖之中,文化也具有南北交融性,本地人喜欢享受生活,饮食文化对合肥人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在打造合柴1972项目的规划中,除了“高大上”的艺术展馆,未来餐饮商业区也将被提上日程。

  “我们在设计中,也借鉴了上海的‘老船坞’、北京的‘798’等地的经验,将不同的功能进行分区,让艺术气与烟火气既交织又分离。”据刘晓宁介绍,在合柴1972的项目设计中,团队与长三角地区乃至很多境外的设计师都有直接的交流借鉴。“目前开放的只是一期,未来会陆续开放更多板块,会给合肥市民带来更多的惊喜。”

  文化产业多点发力形成集群

  刘晓宁告诉记者,在融入长三角的大背景下,合肥的文化产业也需要打出自己的品牌,文化产业需要形成集群力,不同领域的文化可以形成不同的品牌。在刘晓宁看来,合柴1972是城市工业文化的展示,1912街区、中隐于市是城市夜生活的展示,而罍街、半边街则是城市餐饮文化的展示。

  文化产业具有审美的商品属性,在采访中,刘晓宁多次提到是“生活美学”,“文化产业不能曲高和寡,脱离生活。”和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文化产业才有生命。

  合柴1972内景  合柴1972内景
  合柴1972内一处尚未改造的区域  合柴1972内一处尚未改造的区域

  在合柴1972园区里,记者看到,在众多网红打卡拍照点前,市民们正在排队拍照、录短视频。市民们自发的网络传播,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园区宣传的主要方式。去年,在朋友圈火爆的崔岗音乐小镇作为合肥“老牌”文化产业园,也在以新的艺术形式展现出自身的活力。

  据三十岗乡副书记、乡长时坤介绍,崔岗艺术村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建设了崔岗音乐小镇,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了大量市民前来打卡拍照,在无人机的航拍视角下,这些建筑就像是积木堆出来的一样。

  作为政府塔台的创意文化小镇,近来也常有外界关于艺术村形式大于内容的质疑。时坤告诉记者,艺术小镇已经吸引了众多本土艺术家前来建立工作室,进行艺术创作。目前,崔岗艺术村已经签约了艺术家60户左右,已经开放经营的有40户左右。围绕着艺术文化产业,崔岗已经形成集艺术教育、艺术创作、艺术展示和艺术拍卖为一体的产业链,每一个环节都会产生社会和经济价值。

  随着艺术村名声传播的越来越广,崔岗下一步还将建立体育文化小镇。“崔岗要向沪宁杭先进地区学习,不断深耕文化产业,打造出更多的小镇特色看点。”

  在谈到“锅炉咖啡”作为第一个文艺咖啡馆所起到的文化产业带动作用时,胡迪表示,其实咖啡馆的运营成本很高,冬天一个月的电费就达到数万元,但设计团队最初的设想就不是盈利,而是期望通过这样一个点的带动,打开一个文化产业视角的窗口,让更多的人看到、感受到,原来文化也是有价值的,即使是一件小商品也可以依靠文化增加附加值。

  “文化产业一定不是‘单打独斗’,只有一家咖啡馆,那一定没有足够的看点,如果一条街,每一家、每一户都有特色,那么整条街都会人气兴旺,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产业中来,才能让文化产业迸发出蓬勃的生机。”胡迪告诉记者,他觉得现在的合肥就是一片亟待文创遍地开花的沃土,“我觉得未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合肥乃至整个安徽的文化产业大有可为,也会吸引越来越多长三角乃至国内外的文化精英来合肥,参与到建设中来。”

  专家观点:立足百姓需求的文化产业才有生命力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教授王云飞认为,合肥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是多种原因合力下产生的现象。“当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以后,就会有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这种精神需求往往是文化乃至文化产业才能够提供的,此时文化产业的繁荣能够有效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这种对文化产业的社会需求,就形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因。”

  王云飞表示,在合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之后,长三角区域的繁荣文化环境,对合肥也是一种促进和带动,随着资本的进入和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关注,多种合力催生出合肥文化产业的繁荣局面。

  王云飞提醒,目前合肥文化产业的风向是靠政府引导和一些商业人士来把握的,但无论如何都必须围绕老百姓的需求,因为这种需求才是文化产业能够被催生出来并延续下去的基础。“如果凭空想象,打造出来的文化产业园,随着政府的撤出,它也很难走的长远。”

  “合肥在融入长三角‘文化圈’的过程中,需要有自身特色。”王云飞教授还表示,合肥要对自身独有的文化进行进一步提炼。“比如环巢湖移民文化,环巢湖区域在历史上人才辈出,可以依此为背景,并结合语言文化区域,打造出具有地域背景的‘文化圈’,带着自身文化特色融入长三角‘文化圈’,这样既可以推介安徽,也可以满足百姓对文化的需求,更可以营造出一种高品位的文化内涵。”(记者 张毅璞 史睿雯)

  (责任编辑  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