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窈窕淑女”应是“腰嬥淑女”?“硕鼠”应为“鼫鼠”?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下文简称“安大简”)一期研究成果9月22日在安徽合肥发布,为破解《诗经》疑难问题提供新思路,该竹简所记录的《诗经》是目前发现的抄写时代最早、存诗数量最多的古本,同时也是未经后代改动过的较原始本子。

  [“安大简”的大数据]

  “像面条一样柔软”的战国竹简

  “竹简是我亲手接驳清理的,跟大家想象中的并不一样,经过这么多年,竹简其实像面条一样的柔软!”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徐在国教授说。

  竹简由不同人抄写,书体风格多样,字迹清晰,内容包含多种古书。目前初步认定的主要内容有:《诗经》、楚史类、孔子语录和儒家著作类、楚辞类、占梦及相面类等,其中有些有传世版本对照,还有不少是从未见到过的古佚书。

  安大战国楚简《诗经》是目前发现的抄写时代最早、存诗数量最多的古本,同时也是未经后代改动过的较原始本子,与以往所见的本子既有诸多不同,也有较多契合。发布的《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内容为简本《诗经》的初步整理研究成果。

  安大简《诗经》共有编号117个,存简93支,竹简保存良好,字迹秀美。完简长约48.5厘米,宽0.6厘米,三道编绳,每一支简最少书写27字,最多的达35字。竹简背后有刮痕,简首尾留白。尤为重要的是,散乱的竹简自身带编号,免去了编联之繁琐。

  安大简《诗经》存诗58篇,内容属《国风》,见于今本毛诗《周南》《召南》《秦风》《侯风》《鄘风》《魏风》。

  [“安大简”研究成果]

  为破解《诗经》疑难问题提供可能

  学界一致认为“安大简”是继“郭店简”、“上博简”和“清华简”之后,出土先秦珍稀文献的又一次重大发现。

  《诗经》在流传过程中由于遭受秦火,一度中断,直到汉初才重新恢复起所谓齐、鲁、韩、毛“四家诗”。我们今天所读到的《诗经》实为汉人毛亨所传《毛诗》。传世的《诗经》虽然为毛氏古文抄本,但有的诗篇疑点重重。安大战国简本《诗经》的发现,为破解这些疑难问题提供了可能。

  以新出楚简《诗经》校读《毛诗》,检视毛传、郑笺和历代学者的研究,可以明辨前人是非,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有助于准确解读一些诗的文化内涵。安大战国楚简《诗经》的研究既说明《毛诗》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改动和错讹,又反过来证明了《毛诗》等传本的真实可信。简本为还原诗的原貌,校正误读之后,对诗义的理解也更加准确。

  “凡同一书的不同版本,或不同的书记载同一事物而字句互异,包括通假字和异体字,都称异文。安大简《诗经》最有价值的莫过于其丰富的异文材料!”专家学者们认为“安大简”为我们更科学正确地解读诗意指明了道路。值得一提的是,今本《诗经》第一篇《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几乎是家喻户晓。关于“窈窕”的意思,学者意见不一。安大简作“要翟”,实际上是“腰嬥”,“腰嬥淑女”,就是身材匀称美好的女子。

  “还有今本中大家耳熟能详的《硕鼠》篇,过去多认为‘硕鼠’是大老鼠,而简本作‘石鼠’,读为‘鼫鼠’,是一种昆虫蝼蛄!”徐教授说。

  另外,安大简《诗经》出现了一些之前未见的战国文字新字和新见字形,这对于研究文字形体演变乃至文字学史都有一定参考的价值。(图片由安徽大学提供)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胡霈霖

  (责任编辑 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