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病致贫是贫困户致贫的重要原因。阜阳市因病致贫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近年来,阜阳市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开展健康脱贫“百医驻村”行动,落实“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政策,让贫困群众看病“有地方、有医生、有医保制度保障”,全力阻断致贫因素。

  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这两天刘红一直在忙着村卫生室搬迁的事宜,一大早他就来上班了。刘红所在的阜南县许堂乡运河村卫生室,前期经过规划、修建后终于启用,新的村卫生室窗明几净,还配备了残疾人康复室,为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和指导,也为慢性病后遗症的患者提供方便。

  一大早,74岁的赵大爷来到村卫生室。他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每次身体感到不适都会到村卫生室咨询。“您的血压控制得不错,记得按时吃药。”刘红给老人量血压、测心率后说。

  破解看病难,强基层是关键。为方便基层群众看病,市卫生健康委对全市164家乡镇卫生院和1762家村卫生室进行标准化建设,切实改善就医环境。全市全部安装使用了乡村医生签约服务系统,及时上传数据,实时监控家庭医生履约服务。1762个村卫生室全部配备了健康一体机,实现所有村室全覆盖。

  百医驻村”填补村医空白

  今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宋斌和全省首批50名优秀骨干医师一起,深入农村卫生室,开展为期两年的驻村帮扶工作,宋斌所驻村是颍上县杨湖镇汪李村。

  汪李村共5000多人,其中贫困户160户480人,因病致贫的就有71户183人。村里的两名村医没有取得执业证书,村民看病十分不便。来到驻点村后,宋斌除了在卫生室坐诊,还经常走访贫困户,给村民上健康课。宋斌建立了村民健康档案,对孕产妇、新生儿、慢性病及精神病患者进行管理和随访,定期开展健康宣教活动。宋斌还帮扶两名村医,提高他们辨别疾病的能力。

  为破解贫困地区村医空白这一突出问题,保障贫困群众有医生看病,我市认真落实省“百医驻村”行动,配备合格医务人员,选拔市三级医院优秀骨干医生,深入无村医的村卫生室驻村帮扶。

  另外,我市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即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与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立医疗服务共同体,实行分级诊疗机制。按照计划,到2020年,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县域内就诊率(住院)达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镇)”。

  政策保障贫困群众看病少花钱

  “如果没有这么好的政策,我瞧不起这个病!”阜南县柴集镇柴集村已经脱贫的村民李洪林说。

  一个多月前,李洪林因身体不适到阜南县人民医院检查,被诊断为“颈动脉狭窄”,需住院进行支架植入术等治疗。住院期间总费用71261.71元。脱贫不脱政策,李洪林出院结算时个人实际支付仅为1850.44元。

  一份结算单显示,李洪林住院总费用中,除自付费用外,新农合补偿额49673.2元,大病保险补偿额10676.44元,民政救助额7126元,财政兜底额1935.63元。

  为有效保障贫困群众“看得起病”,我市建立贫困群众“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即“351”和“180”政策。今年1-7月份,全市贫困人口综合医保累计报销费用87075万元,大病保险基金支付36123万元,医疗救助资金10151万元,政府兜底3273万元,实际报补比91.52%,享受“351”兜底人次134660人次,享受“180”待遇人次786333人次。近期,市医保局还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大排查工作,逐村逐户“地毯式”排查走访,确保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不留死角,没有遗漏。

  来源: 颍州晚报

  (责任编辑 杨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