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网聚美好安徽 见证五大发展”北线采访团一行来到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这里有世界上最薄的玻璃,不但薄如蝉翼,比A4纸瘦,还可以实现360度弯曲。特别值得一提的时,蚌埠人并没有满足于此,还在向着0.1毫米超薄玻璃进军。

  据介绍,所谓“超薄玻璃”也叫超薄电子触控玻璃,一般把0.1-1.1毫米厚度的玻璃称为超薄玻璃。它是电子信息显示产业的核心材料(电子信息行业的液晶显示器普遍使用0.55-1.1毫米浮法超薄玻璃),用来做手机、电脑、电视显示屏基础材料。玻璃越薄,透光性能就会越好,柔韧性好,重量也会随之减轻。但是玻璃太薄又非常易碎,怎样让玻璃既薄又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一直是个世界难题。

  “早先,超博玻璃一直靠进口。因为其研发过程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的高度复合集成,工艺技术复杂、生产难度大,所以,核心技术长期被少数几家公司垄断,造成我国光电显示产业链关键环节严重缺失,产业发展长期受制于人,产品价格常年居高不下。”据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3年开始,该研究院持续自主创新,不断地将包含熔化工艺、成型工艺、切割工艺、检验包装和装备技术等在内的整个过程进行连续攻关,突破1000多项技术瓶颈,使得玻璃厚度从几年前的0.3毫米下降到现在的0.12毫米,拿到手里感觉像一张纸一样轻薄。

  “玻璃的性能是否优越,关键在于原料的配比和高温融化时原料产生的化学变化,而炉内的温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负2度的温差就会影响玻璃的性能,所以温度变化和炉内融化情况有丝毫偏差,整个生产线上的玻璃就要废掉,一天的损失就达50万。”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生产超薄玻璃的秘诀,除了高温的窑炉,还有一个关键步骤,锡槽。窑炉熔化的玻璃溶液流入锡槽装备中,因为锡液的密度较高,玻璃溶液可以浮在锡液表面,再用拉边机将玻璃拉薄,最后进入退火窑进行退火。

  通过窑炉、锡槽、退火等程序生产出来的玻璃,不但薄如蝉翼,其韧度也非常高,可以实现360度弯曲。与此同时,超薄玻璃的价格也在大幅下降。“原先200元/㎡的价格,最高被直接降至20元/㎡,最终导致外企无奈退出中国市场。”据该负责人介绍,目前市场上诸多品牌手机、品牌电脑、品牌电视生产商,屏幕所用玻璃均为中国造。随着我国超薄玻璃技术创新,整个产品成本下降,消费者现在花较少的钱就能买到优质的电子产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我国的超薄玻璃已经引领全球风潮,但并没有阻挡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前进的脚步。相关人士表示,0.1毫米超薄玻璃已经着手研发,估计很快将面世。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姜志远

  (责任编辑 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