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在像肯德基一样优雅的环境中吃早餐,即使夜晚也能喝上一碗香气浓郁的麻糊,而且一家店里就能吃到包子、油条、咸馍等几乎所有的皖北小吃……多年以前这些看来不太可能的事情,如今都成了市民生活的一种常态。

  往日锅贴摊难寻

  店内供应成主流

  十多年前,住在阜城二里井小区的许女士每天都去家附近一个露天市场吃早餐,尤其喜欢吃其中一个摊点的锅贴。后来她搬家了,但时常惦记那里的锅贴。

  近日她经过二里井,想买点锅贴吃,却怎么也找不到记忆中的那个摊点了。

  经过打听,那个卖锅贴的搬到了新址。眼前的情景让她吃惊:一个位于主干道上的两层商铺,装修雅致,人头攒动,店主加服务人员共有十多个人。“四五年前我搬走时,这家摊点加上老板才四个人,没想到如今规模扩展得这么大了。”

  让许女士更吃惊的是,店里的食品种类特别多,而且是全天候营业。附近商户告诉她,这个店从早到晚人流量不断。

  许女士的吃惊,也是不少市民的感受。记者昨日走访阜城了解到,由于城市发展、市民需求提升等因素叠加,近几年来,流动餐点纷纷撤离,店内供应成主流。而一些原本规模较小的店铺,由于财富的不断积累,也开始扩大店面、改善环境,有的甚至还发展连锁经营。

  流动摊条件简陋

  卫生也很难保障

  早餐是一天中较重要的一餐。对阜阳人来说,品种丰富、各具特色的小吃都是本地美食。

  曾有网友总结阜阳人必吃的十大早餐,分别是:油条(豆皮卷油条)、包子(蒸饺)、锅贴(煎包)、咸馍、锅巴、水烙馍、菜盒子、卷馍、大饼(手抓饼)、烧饼。汤类则有麻糊(淡麻糊)、月天韭汤、豆腐脑、稀饭(粥)、豆浆、牛肉汤等。

  经常去外地出差的庄先生说,他去过很多城市,但说起早餐的丰富和美味,大都不如阜阳。“以省城合肥市为例,他们最常吃的早餐只有包子和粥,想吃点别的很不容易找到。”

  不过,在一二十年前,很多流动早餐点为露天经营,一般集中在居民小区、菜市场、学校、医院周边,虽然价格便宜,但是条件比较简陋。曾在阜阳城郊中学上学的郑先生回忆,他当时最喜欢喝阜涡路一位老汉用板车拉来的麻糊,“用大铁壶装的,5角钱一碗,里面有花生、豆皮,浓稠飘香。”

  这些以流动摊为主的早餐点,一般是每天只干一早晨,上午9点多就收生意回家,为附近居民、上班族以及往来行人提供了就餐便利。不过,这种摊点遇到雨雪天就无法经营,而且卫生也很难保障,散市后也会留下塑料袋、竹签等垃圾。

  早餐市场提档升级

  多元格局已经形成

  近几年,对于早餐市场的提档、升级,渐成很多市民的诉求。从路边摊经营到店内经营,再到如今装修华丽的连锁店,经过不断的规范经营,阜城早餐市场进入了升级模式。

  此外,因为很多市民习惯外出吃早餐,也不再是一件“简简单单、匆匆忙忙”的事,像午餐和晚餐一样,早餐成为很多市民更好体验幸福生活的一种方式。

  可以说,阜阳早餐市场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为市民提供了更多选择、更优体验的同时,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与文明进程。

  在颍淮大道和颍南路交叉口,就分布着多家早餐店,既有幸福里麻糊、老地方月天韭汤、田三卷馍这样的品牌店,也有像贾不假包子这样的平民店。

  而在安居工程双清路段,除了传统早餐店,还出现了几家主打阜阳特色小吃、名为“二里井”的餐饮店。

  记者发现,与传统早餐店相比,这些“高大上”餐饮店出现了如下变化:装饰考究,环境优雅,甚至不逊于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世界级连锁店。传统的早餐店只卖包子、月天韭汤或油条、麻糊,而这些店的食物品类更加丰富,食材做工更精细,看起来更具色香味。

  与此同时,提档、升级后的早餐市场主体纷纷引入企业管理标准,文明待客,而且营业时间也由单一的早上变为全天候。业内人士表示,这也是一个不断适应城市“夜经济”的明显变化。

  当然,环境、品质的提升,以及品牌溢价的效应,也导致这些升级店的销售价格高于传统店两三成。不过,常来这些地方消费的市民表示理解,“我们在乎的是环境和体验。”

  来源:颍州晚报

  (责任编辑 田孟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