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工人正在用火钳搬运高达1200度的钢制活塞。  记者 路欣 摄8月12日,工人正在用火钳搬运高达1200度的钢制活塞。  记者 路欣 摄

  连日来,我市持续高温。在滚滚热浪中,有这样一群特殊的产业工人,他们穿着厚厚的工作服,佩戴隔热手套、安全帽,在空气不流通的炙烤环境下进行工作。8月12日,记者走进安徽安簧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锻造车间,感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上午11点,安徽安簧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锻造车间内机器轰鸣。梁森林在锻造机位前等待着。在他的左手边有一条滚动带。一个个烧得通红的产品“胚胎”冒着热气,被送到梁森林面前,而他则要扮演“摆渡人”的角色,将这一个个通红的“胚胎”,传送到生产设备的另一头进行再加工。

  身上穿着厚厚的蓝色工作服、手上裹着棉麻质的手套、头上佩戴着安全帽……站在工位前的梁森林左手拿着火钳,将通红的“胚胎”夹起,尚未锻造成形的钢质活塞在这一夹起的过程中不断冒着热气,呲呲的直往梁森林的脸上喷。

  梁森林的脑袋在条件反射下,本能的向后一躲,身体微微往前一伸,而眼睛更是被热气熏得不由自主地眯起来。这一系列动作很短暂,几乎不到一秒钟。梁森林迅速地用右手按了按头顶的机械按钮,机器轰隆一声,像一只从睡梦中苏醒的巨兽,张开“大嘴”,将工位区域内的热气尘一吸而尽。

  随后梁森林将这些钢质活塞夹着放进面前的机器模子里。在他的上方,一台液压机垂直降下,对钢质活塞进行再打磨。机器在持续的运转状态下,早已成了自带热气的巨型发热器。在降下的过程中,又是一层热浪扑面而来。因为身体已经经受了前期作业流程的“烤验”,所以这次梁森林看起来颇为“淡定”,没有闪避,直接将经过垂直打磨后的钢质活塞夹起,放置到了下一个作业区域内。

  到这里,对于梁森林而言,一套属于他的锻造钢质活塞的“规定动作”,总算全部完成。他抬起手臂,用袖子擦了一把额头的汗。在放下手臂的同时,身体再度向左转,开始新一轮的“摆渡人”工作。

  记者站在梁森林的工位附近,与他保持了大概一米的距离,一个作业流程下来,被烟气、尘气及烧得通红的钢质活塞带来的火气熏得透不过气。

  “你看到的那个烧得通红的钢质活塞大概有1200度,我们家里面的液化气灶点燃后的火焰中心大概是1000度。所以,即便什么都不干,光面对着那个钢质活塞都会觉得特别热、特别烫。”梁森林说。

  他不可能什么都不干。每个工作日他都要经历400余次烟熏火烤,锻造400多只活塞。

  结束了一轮工作后,梁森林从工位上下来,边走边摘下黑漆漆布满油污和灰尘的手套。手套内,梁森林的双手跟他红彤彤的面庞一对比,显得格外的白。

  记者注意到,整个锻造车间面积庞大,约有两千平方米。车间内除了出入的大门外,其他都是密闭状态。由于锻造钢质活塞有产品硬度方面的要求,所以该车间是不能使用空调等设备的,只能用风扇给工人们降温。类似梁森林这样的锻造工每工作20分钟,就可休息20分钟。并且每个工位安排了3人轮岗。此外,为了防止高温的不利影响,前期,安簧机械给该车间的工人们放了“高温假”,暂时停止了作业。上周,气温出现下降后才恢复生产。

  来源:安庆新闻网

  (责任编辑 田孟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