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发忠和彭铸的化石修复组合,在全国古生物行业都是特殊的存在。两人虽非科班出身,但却因为兴趣而成为化石修复师。一块2CM高度的古生物化石修复出来曾花费16个月,对于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

  穿着白大褂,戴着耳机、口罩,一台显微镜,一套工具,这是化石修复师的天地。宽敞的操作台上,黄发忠正在对一块巢湖鱼龙化石(部分)进行仔细清理修复。“要专心、细心、耐心”,他逢人就讲,这是从业19年来最核心的感受,也是一直坚持的。

  一块鱼龙化石采集回来,变身为省地质博物馆里展出的样本,其间填充的都是时间和专业。“说耐心是因为修复一块化石耗费的时间无法预计,也可能是几天,也可能是几年。”黄发忠说,每天都要重复观察、重复操作,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真正干起来时间长了会有点儿枯燥。

  他所用的工具包括电动、气动和手动三部分,电动的包括电磨、切割机等;气动的主要是气动笔,这可是化石修复师的好帮手。高压空气通过细细的笔头吹向化石,可以有效清除部分杂质,让化石凸显。而手动部分,则包括凿子、镊子、细到0.1mm的针头等,这是化石最终修复精致的关键。

  黄发忠说,这是一门综合技术,修复师要会用各种工具,例如手动的部分操作起来甚至超过雕刻行业的精细度。因为雕刻是在一块相对均匀的材质上操作,而化石修复面对的则是复杂的结构和成分。有时候,判断不准就下手,会顷刻间损毁化石。所以,“细心和专心”是他三句话不离口的原则。实际上,每块化石的修复都有自己的节奏和时间,“这是无法类比的”,黄发忠说,每块化石有自己的特点和价值,修复师所要做的,就是用精细的技术让化石恢复本来面目,为科研提供良好的标本。

  今年50岁的黄发忠是贵州人,老家六盘水市盘县。2012年,黄发忠进入北大学习古生物化石修复,将自学的技术与大学专业技术融会贯通,成为这个行业自学成才的特例。2014年,经北大老师介绍,黄发忠来到省地质博物馆,成为一名专业的化石修复师。至今为止,他已修复过皖南恐龙、巢湖鱼龙等多种我省特有的古生物化石。曾经,他在修复过程中发现柔腕短吻龙有细小的牙齿,为这一地球最早鱼龙品种的科研提供了坚实的依据。

  彭铸是省地质博物馆班车司机,他经常学习和实践化石修复。去年,他被派往中国地质大学进行为期一周的专业培训,从理论知识、修复技术、脊椎动物解剖都多方面进行了系统学习,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黄慧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郜征/文)

  (责任编辑 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