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以及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一带一路”节点城市以及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合肥市的发展正面临国家战略带来的全新机遇与挑战。两会期间,国际商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合肥市市长凌云。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合肥市市长凌云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合肥市市长凌云

  记者:经过5年发展,国家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了纵深发展的新目标,作为“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合肥如何融入到一带一路纵深发展的大背景中?

  凌云: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合肥深入拓展开放通道,合肥航空港、合肥国际内陆港、合肥水运港建设成绩喜人,2018年新桥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合肥中欧班列全年累计开行182列、增长1.6倍,水运港全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0.8万标箱、增长17%,引进台湾万海航运、新加坡太平船务等全球前二十大班轮公司。

  为融入“一带一路”纵深发展,在外贸方面,我们将支持企业多渠道、多方位开拓欧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市场,不断优化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及附加值,促进出口市场和产品多元化。同时积极扩大进口规模,全面落实国家、安徽省、合肥市关于扩大进口促进外贸平衡发展的相关政策,推动首届进博会签约项目及成交意向尽早落地并实现进口实绩,组织好第二届进博会的参展工作;做大做强电商保税进口、直购进口业务,增加优质日用消费品进口。

  在外资方面,我们将鼓励和支持在肥外资企业引进上下游关键配套企业和合作伙伴前来投资,支持世界500强企业、全球行业龙头企业在合肥设立地区总部。同时充分利用世界制造业大会、厦洽会、高交会等交流合作平台,进一步提高外资招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记者:据了解,今年5月将在安徽召开长三角主要领导会议,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合肥市开放格局会发生哪些变化?

  凌云: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编制实施规划纲要。这对合肥来讲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合肥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将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机遇,进一步深度融入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当前,我们主要是借助G60科创走廊这一个重要的平台,在空间规划、科技创新、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保以及公共服务方面加强合作交流,推动一批重点项目的落地。同时,合肥还将与沿江港口进一步加强合作,加密中欧班列,复制和推广上海自贸区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把合肥打造成为创新高地、产业高地、开放高地和人才高地。

  记者:当前,合肥开放平台建设情况如何?在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合肥市将如何提升开放平台发展水平?

  凌云:2018年,合肥出口加工区实现进出口额65亿美元,进入全国出口加工区前三行列;合肥综合保税区实现进出口额8亿美元、增长10.9%;合肥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2018年9月7日正式封关运行,成为安徽省首家空港型保税物流中心;合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全年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额5.44亿美元,增长3.9倍……开放平台建设得到了显著强化提升。

  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我们将全面落实G60科创走廊《松江宣言》,在空间规划、科技创新、产业布局、市场要素、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六个方面谋划推进一批重点项目。我们还将推进合肥港与沿江港口加强合作,拓展“合肥-太仓-上海”航线;加快中欧班列发展步伐,加快打造国家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积极争创省级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示范区,推动复制推广工作再上新台阶。

  记者:对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您是否带来了相关建议?能否透露相关内容?

  凌云:目前,合肥都市圈包括合肥、淮南、六安、滁州、芜湖、马鞍山、桐城七市。合肥都市圈作为国家规划的长三角城市群五大都市圈之一,区位条件优越、科教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较好,是安徽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建议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委将合肥都市圈纳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从多个方面给予支持,譬如支持合肥都市圈强化与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的交通联系,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水平,打通东向出海新通道;支持合肥都市圈融入长三角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等。

  来源:国际商报

  记者:许霞

  (责任编辑  牛丹妮)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