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还有贫困户未脱贫,感觉自己也放不下他们。”今年2月份,原本已经完成扶贫任务的葛良汉选择留任第七批选派干部,继续扎根在潜山市水吼镇横中村。

  2012年5月,葛良汉作为第五批选派干部到源潭镇永济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经过2年多的时间,在2014年10月份,他圆满完成任务回到原单位潜山县农委。有了首个成功经验后,同年12月份,他又听从组织安排,再次被派驻到横中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队长。从2012年到如今,从第五批到第七批,葛良汉的扶贫道路却不仅仅是几个数字这样简单。

  知晓冷暖常态化“扶贫济困”

  程屋组有个五口家庭里有三个智障患者、方家组一家夫妻双方残疾、还有一位老汉性格怪癖与其独生子不合闹分家……对于村里的贫困户情况,葛良汉如数家珍,事事都在心中。

  水吼镇横中村坐落于潜山市西南角,2005年由原同心村、下河村、光华村合并而成,全村有49个村民组、1251户、4700多人口。2014年,建档立卡481户1205人,是潜山市贫困人口基础最大的村庄。到村工作后,葛良汉走访两个月,用来摸清村内贫困人口的基本情况。葛良汉说:“要把贫困户当自己的亲人,关心他们的冷暖,做他们的‘知心人’。”

  2017年年初,一篇《一位扶贫队长的求助信》的公众号文章引发广泛关注,这是葛良汉通过微信朋友圈、公众号发布的求助信息。信中写道:“我村现有四户贫困户为早日脱贫选择了土鸡养殖,这些鸡都是用玉米等绿色农产品喂养的,并全部放养在山上,鸡的品质和营养价值都有保障。现这几家养殖的鸡已经到了出栏的时候,却面临销售难题。特别是有两家因前期经验不足,购进的鸡苗90%是公鸡,两家的扶贫贷款均已用完,而每天喂养这些鸡需要一定的投入,如果这些鸡断了粮,前期的投入就要打水漂,他们将陷入更加贫困的境地,我们的产业扶贫也只会越扶越贫。”一时间,这位扶贫人的谆谆言辞,引发了广大网友热忱的爱心接力。

  葛良汉提倡全村群众要共同关心扶贫工作,“扶贫济困”要成为一种常态形成一种理念。2018年1月13日,横中村扶贫工作队成立“横中爱心联盟”,关注留守儿童、暖冬送温暖、帮扶孤寡老人等,并通过宣传推广号召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公益事业中来。目前,联盟已有100多会员,收到爱心款20000多元。

  拓展集体产业脱贫不能停留在理想层面

  风光秀丽的横中村,村内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常年云雾缭绕很适宜茶叶生长,种植茶叶也是当地农户曾经主要的经济来源。先天环境在先,再加上调查走访,葛良汉进村后很快就与村两委达成了“产业扶贫”的共识。

  横中村内有17家茶叶加工厂,但规模均不大,且设备落后,产品在市场上更是缺乏竞争力。“没有龙头企业的带头,贫困户依托产业脱贫终将停留在理想的层面。”葛良汉心想。

  经过葛良汉多轮协商,终于在2016年冬天,横中村与皖国茶业有限发展公司合作建设了茶叶加工厂,并在2017年投产。横中村集体用特色产业发展资金购置了标准化生产线进行投资,村集体经济年增加5万元。

  除了茶叶,横中村还有悠久的养蚕历史,由于人工价格和国际丝价影响,许多农户家桑园只荒废着。随着国际丝价的上涨及一些农业奖补政策的出台,横中村的余俊、余应奎便想回家创业。在葛良汉的帮助下,他们注册成立了农业开发公司。其中,通过土地流转、贷款入股、基地用工等方式带动当地21户贫困户增收,年支持集体经济发展资金4800元。

  目前,横中村里5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也已经建设完成,并已经引入一家服装企业,带动了16个贫困户就业,村集体收入年增加3.8万元。

  扶贫扶智培养贫困户造血功能

  “扶贫必扶智。”为了使贫困户获得持久的收益,葛良汉因地制宜,鼓励贫困户发展养种植业。同时,他充分发挥县农委的技术优势,为村民解决了众多难题。

  “葛队长不光给予我们帮扶,还给我们带来技术指导和赚钱的法子。”横中村中河三组的村民余正发说,有了这样的扶贫方式,自己能脱贫是肯定的。现在每年,仅种植茶叶就能为他的家庭创收一万元左右。

  2016年,河口组的余胜华养殖的首批鸡苗才刚长大,就出现了不明原因的死亡,这可急坏了鸡主人。葛良汉得知后第一时间就找来了县里的防疫站的专家,为余胜华的鸡控制住了病情,降低了损失。

  2017与2018年,葛良汉先后向县农委争取了20万张茶叶诱虫黄板,全村5000亩茶园全覆盖,实现了茶园的绿色防控与无公害生产,进而提高了茶叶品质与价格,增加茶农收入。

  2017年,潜山县农委在下河茶场茶山上实施了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让茶叶品质有了明显提高。于是今年,葛良汉又在县农委争取了70吨的有机肥应用于全村的茶园管理,以提升茶叶的口感。

  立足茶园做文章,不仅让横中村的农户收益稳步提高,并且促使横中村成功申报了省级茶叶一村一品示范村。(记者 章蕾)

  (责任编辑  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