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肥东县杨店乡发掘出一座古墓,现场发现的随葬品有镇墓兽等文物,考古人员分析古墓属于东汉至南北朝时期(详见本报10月11日A09版)。10月29日,记者从安徽博物院获悉,该墓葬确定为一个西晋墓。同时,该墓葬出土的镇墓兽也比较少见,属于那个年代较为常见的动物造型瓷器辟邪。

  在清理墓葬过程中,考古人员在墓室两侧墓壁上发现多块刻有“晋故临成左尉朱君永宁元年”的文字砖。记者了解到,此次出土的文字砖意义更为重要,为该墓葬断代提供了直接证据。文字砖上的“永宁”,是西晋惠帝的第五个年号,“永宁元年”即公元301年,距今已有1716年。在考古界能发现明确纪年的墓葬是很难得的,因为这为考古工作者研究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提供了重要的时间标尺。文字砖上的“临成”应该是个地名,或作“临城”。专家翻看了《中国历史地图集》西晋扬州图,发现“临城”在今安徽省青阳县域内。也就是说:墓主人朱君生前在临城当任“临城左尉”这个官职。

  清理墓室过程中,还出土了铜镜2面、青瓷四系罐1件、青瓷碗1件以及青瓷辟邪1件,其中最精美的当属青瓷辟邪——也就是那个造型有几分可爱的镇墓兽。据文献记载,“辟邪”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似狮而带羽翼,相传此兽可辟御妖邪。“这件青瓷辟邪制作精巧,通体施青釉,釉面匀净,釉色莹润,器身纹饰刻画细腻、流畅,反映了当时高超的制瓷技艺。”相关专家介绍道。

  对于这个镇墓兽,记者曾在采访时发现其背部有孔,当时考古人员未给出准确解释。记者从安徽博物院获悉,安徽博物院曾收藏一件青瓷辟邪,高7.3厘米,长12.2厘米,是20世纪50年代从合肥市征集入藏的,1995年由国家文物局专家组鉴定确认为二级文物。关于这类青瓷辟邪的用途,古陶瓷界一般认为是作为烛台使用。据介绍,本次肥东出土的这几件青瓷器,反映了当时瓷器的制作工艺水平,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

  晨报记者 王刚(责编: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