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上午,记者从合肥市美丽乡村建设暨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工作新闻发布会获悉,合肥市既有旱厕存量36.4万座,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改厕任务。改建后的厕所有墙、有顶、有门、有蹲便器,过滤后的粪液和粪渣可以用作田间肥料。

  合肥市既有旱厕存量36.4万座

  在发布会现场,合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陈启波说,据初步统计,合肥市既有旱厕存量36.4万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农村户用厕所使用情况调查,对符合村庄布点规划保留的自然村和五年内暂无改造撤并计划的自然村实施进村入户核查。在尊重群众的基础上,明确新建和改建厕所的数量,摸清全市农村厕所改造底数,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三年计划和年度实施方案。

  据悉,目前全市安排下达2017年度改厕计划2万座,各县(市)实际分解到镇、村,落实到农户改厕任务3.1万座,目前已开工6361户,完工4865户。

  改建后的厕所可达无害化水平

  陈启波说,改建后的厕所有墙、有顶、有门,内有标准蹲便器,清洁无蛆蝇,基本无臭,化粪池基本达到粪便无害化处理,并且不渗、不漏、密闭有盖。

  “我们使用的是三格化粪池。”三格化粪池可以达到中层过粪、沉淀虫卵、厌氧发酵降解有机物,粪便在化粪池经过上述作用后,最终粪液和粪渣基本达到无害化水平。不过,市民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水平自建厕屋,验收符合条件的会给予600元/户的标准补助,而蹲便器和三格化粪池的费用则由政府来承担。

  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后期管护运营

  据悉,三格化粪池的尺寸分为1m3、1.5m3、2m3。举例来说,1m3的化粪池一次可容纳1-3人4个月产生的粪便量,因此每年会进行三次清掏工作。陈启波说,后期将探索建立市场化运作模式,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管护运营,进行改厕后检查维修、定期收运、粪渣资源利用等后续工作。可以对接流转土地较多的农业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相关农业企业,将粪便转作肥料,建立起“管收用并重、责权利一致”的后期运营维护长效管理机制。

  据悉,县(市)财政将后续管护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市级财政对市场化购置的吸粪车、对清掏改厕户粪液粪渣给予一定奖补。晨报记者 陈家静 通讯员 叶群慧

  (责任编辑 李冬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