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熟悉的乡镇道路每天跑一趟,骑着电动车往返15公里风雨无阻,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的地震宏观观测员陈祥春测水井、看鸭子,眼睛观测异常、记录自然变化,已在地震群测群防信息站的岗位兼职工作10年。

  水井鸭场是观测点

  说是观测员,陈祥春并没有什么高科技设备,镇西南的许贵村养鸭场是他常去的地方。忍着鸭棚刺鼻的臭味,跨过一片片水洼,绕过一团团鸭粪,陈祥春来到水塘边,看着一大群嘎嘎叫的鸭子游来游去或在岸边不紧不慢地觅食休息。

  “动物对地震的感知能力比较强,一旦出现异常,鸭子就会乱飞乱跳。”陈祥春蹲在水塘边,打开本子记录起来。

  2007年,许贵村养鸭场挂上了“合肥市地震宏观观测点”的牌子。从那时起,陈祥春每天都会过来待上一个多小时,观察鸭群的表现,发现异常立马向地震部门反映。

  镇东面的余墩村幸福井是另一处宏观观测点,陈祥春拿着一根鱼竿伸进井里,通过上面的浮标测量水面距离井口的高度,对比前一天的测量结果,看水位是否大起大落。

  “井水水面清澈,水深无异常变化;养殖场水面平静,鸭群安逸。”陈祥春把当天情况记录在地震宏观观测日报表上。在做地震观测员的10年,陈祥春用完了12个记录本。

  兼职工作也不马虎

  10年前,陈祥春在大圩镇农业技术服务站工作,检测农产品农药残留。包河区科技局领导看中他做事认真负责,选他兼职做了镇里的地震宏观观测员,如今他调到镇信访办工作,仍然兼职在做地震观测员。

  陈祥春学的是化学专业,在地震观测方面是外行,为了做好这份工作,他除了参加市里每年的培训之外,还自己看书研究,与人交流心得。

  “地震观测每天都要做,不可间断,不可不防。”陈祥春坦言,每天重复做着同样的事情,很枯燥又单调,也曾经有过坚持不下去的时候。

  “几年前去过地震灾区,看到地震现场的破坏性和毁灭性,我就咬牙坚持下来了。”陈祥春说地震预测责任大于天,无论如何也要做下去。如今的他,对来回观测点的路线已非常熟悉,“闭着眼睛都知道往哪里走。”陈祥春笑着说。

  新增志愿者信息员

  以前设立观测点的时候,有些群众不能理解,甚至还有人认为观测点设立在水井和鸭场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困扰,一度反对设立。

  陈祥春这些年来每天骑着电动车往返15公里路程做地震观测,群众看在眼里,慢慢地理解接受了,还组成志愿者队伍参与到观测工作中来。

  “想要做好地震宣传工作需要不断改进,今年我们新增了现场信息员,他们是由15个村的志愿者组成,定期去现场观察情况,一有异常,马上报告。”陈祥春通过几年的实践,认识到一个信息员的能力是有限的,发动群众的力量才能更好地保障地震观测工作的效果。

  现在,信息站、行政村、村民组、田间地头以及监测点组成了大圩镇地震宏观观测的主线,每个信息员都认真到现场观察情况并及时记录第一手观测结果,镇地震群测群防信息站连续10年被合肥市地震局评为先进。

  实习生 汪艳 记者 袁兵

  (责任编辑 吴硕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