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复试选择:被淘汰的都是学习能力不强者
今年,入围复试的考生有46人。
考试内容延续近年的惯例:数学、物理,以及非智力因素测试。
其中,数学、物理“现学现考”——当天授课、当天考试——这是对于考生水平再测试,也考量学生的学习能力;非智力测试在面试中进行,以便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性格、职业规划等等。
“这一场复试会把他们的成绩拉得很开。虽然这些考生在高考分数都不错,但在学习能力上还是会有差距。”陈旸说,现行的选拔模式比较成熟,学生入学后,成绩的排名基本上是和复试中的表现总体上差不多。
“复试的淘汰率并不高,被淘汰者,都是学习能力不强的。”陈旸告诉记者,今年入围复试人数是46人,与往届相似。从每年的录取名单来看,复试关的淘汰率不高,也不排除照单全收的可能。
谈培养模式:读完一年基础课 再谈选专业
少年班学生的专业志愿,是在入学一年后再选择的。
这就意味着,他们有一年的时间先接受数理化基础课程,打好基础,并充分掌握各专业到底是“学什么”,前景如何。
“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很多人高考的时候不知道专业是怎么回事,中学生对专业的理解程度有限,有时候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上,也有些学校将专业包装得太美好。”陈旸说,少年班模式下,学生是主动选择自己的专业、职业方向,这对于学生相当有裨益。“人就是要在岔路口自己选择,高考后填专业是被动选择,少年班是让学生主动选择,这是完全不同的。”
除此之外,中国科大还专门邀请了包括院士在内的资深教授以及杰出青年学者担任少年班学生指导教师,为他们选课、制定学习计划提供意见,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各学科的发展前沿,选择合适的科研课题。
爱上安徽,从这里开始!微信扫描关注,安徽大新闻、有趣事、身边事,全知晓!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