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3月11日《经济日报》报道 近年来,合肥综合实力不断攀升,科研实力持续发力,创新能力不断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在国内外影响力逐渐扩大。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宋国权代表说,合肥已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家电、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光伏及新能源等6大主导产业,其中,装备制造、家电、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3个产业成为千亿级产业,家电产业“四大件”产量稳居全国第一,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等综合产能进入全国前列,新型平板显示、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语音技术、公共安全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量子通信、智能制造和机器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燃气轮机等产业实现重大突破,新型显示、机器人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语音、新能源汽车、创意文化入选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

  随着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启动建设,合肥市创新发展将跃上新台阶。宋国权代表说,合肥将着力打造“七大平台”,即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超导核聚变中心、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联合微电子中心、离子医学中心、分布式智慧能源创新平台、大基因中心。

  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意味着合肥“全域联动”,从科学研究到成果转化再到新兴产业,都将成为该中心的一分子。宋国权代表说,合肥将着力在科技成果转化上求突破,推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建设一流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体系,打通“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助推科学研究、实验研发、推广应用“三级跳”。尤其是围绕“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新兴产业”等环节,合肥将出台一批配套政策文件,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有效融合。

  宋国权代表说,合肥市还将着力在高端产业培育上求突破,扎实推进全创改、去降补、调转促,统筹推进“三重一创”建设,加快构建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打造全国性产业创新中心。同时,着力在人才高地建设上求突破,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

  合肥的体制机制改革将持续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宋国权代表说,在难点瓶颈处突破,加快推进改革迈向深水区,推出一批针对性强、具有合肥特色的改革举措。同时,坚持以改革促开放,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活力、激发经济发展动力。

  经过10年来的快速发展,合肥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平台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5.7%。

  ■热点热议

  怎样确保河长制取得实效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宋国权代表

  治河治湖要形成合力

  据3月11日《人民日报》报道 目前河长制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其中合肥自2013年以来,整治排污口225个,清理河道两侧垃圾点1114个、河道违规开垦面积14.5万平方米、河道(沟渠)清淤562公里。为确保河长制取得成效,各级河长不仅要自己带头干,还要学会带领干,形成呵护河湖清水强大合力。比如,纵向上要完善三级“河长”体系,落实市、县、乡镇职责,横向上要纳入水务、环保等10余个部门,明确各方职责。此外要增强公众对水环境治理的主人翁意识,发挥环保举报热线、官方微博等平台的作用,在全社会营造 “节水洁水,人人有责”的风气。

  (责任编辑 王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