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里,八年转瞬即逝,但对国元期货来说,却是一段不可磨灭的光辉岁月。回顾国元期货从2010年至今的八年里,从小到大,从单一的期货经纪逐步转型发展为具有商品期货经纪、金融期货经纪、投资咨询、资产管理及现货子公司业务等综合期货商。这一切都始于2010年国元证券全资控股国元期货(原名:“五矿海勤期货”)的重点收购决策,开启了国元证券实现证期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而2015年国元证券与台湾康和综合证券及其下属的康和期货寻求深度合作,双方共同主导康和期货参股国元期货,此举进一步加快期货市场开发,推动国元期货走向国际化的发展进程。每一项决策都凝聚了国元人的努力和汗水,体现了国元人的战略高度,展现了国元人对期货开放的探索。国元期货人稳中求发展,不断谋求突破创新,探索期货开放,实现互联互通。

广告

  一、国元证券“情定”海勤,探索期货市场开放

  国元期货的前身是五矿海勤期货,成立于1996年4月,一直是五矿集团从事风险管理平台和通道。在2010年4月16日股指期货上市的背景下,国元证券股份为了更好服务客户管理风险,于2010年5月决定全资收购五矿海勤期货。

  根据国元期货公司档案显示,2010年8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10]1035号批文核准公司股权变更,原股东中国五矿集团、五矿投资发展将持有的股权全部转让给国元证券,转让后国元证券持股100%。2010年9月更名为国元海勤期货公司,2013年2月正式更名为国元期货公司,就此拉开了国元期货快速发展的序幕。

  作为收购谈判重要参与者,国元证券董事长蔡咏同志回想当初收购五矿海勤(现国元期货)这项工作时,感慨良多。蔡董事长说到:“当时国元证券处于发展扩张期,虽然在手里有一家期货公司(安泰期货),但由于特殊原因其不具备申请金融期货业务资格和中金所会员资格的条件,进而公司也不能取得股指期货IB业务资格。”因此,为保持客户稳定,维护投资者利益,保证公司持续稳健发展,国元证券只能走“曲线救国”的道路,尽快另行收购一家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期货公司从事IB业务。

  2010年初,期货行业共有169家期货公司,而可收购的期货公司标的并不多见。作为时任国元证券的合规总监、现任副总裁沈和付同志也参与收购工作。根据他的回忆,国元证券前后与8~9家期货公司就收购问题进行了洽谈。一些期货公司进行收购谈判,由于期货公司在市场上已属于稀缺资源,竞争比较激烈,造成了收购难以成行。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时任国元安泰期货①董事长黄显峰在2009年一次行业会议上获知一个消息,五矿集团于3月19日在北京产权交易中心以22163.57万元的价格出售五矿海勤期货,这个信息对国元证券来说,自然是雪中送炭的事情。

  据蔡董事长回忆:“五矿集团当时有两家期货公司,按照‘一参一控’监管意见要求,须出售或者关闭一家,而我们恰恰需要一家符合资质的期货公司。双方可谓是”一个愿买、一个愿卖“,谈判进程比较顺利,在收购价格方面基本没有太多异议。”2010年4月22日,国元证券作为收购方,与五矿集团及五矿投资发展共同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至此,国元证券拥有国元海勤期货100%股权。与此同时,按照“一参一控”的规定,经与中国证监会期货部沟通,国元证券转出国元安泰期货55%的股权。

  随后,面对收购整合困境,国元证券确保国元海勤的平稳过渡,一方面与原股东五矿集团及五矿投资发展在收购后的公司重要人员的保留问题进行更为深入地商讨,并于2010年底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之补充协议》。另一方面,国元证券派出多名具备期货经营管理工作经验的高管,逐步稳定了军心。

  收购完成后,为了促进期货业务发展,国元证券在2011年9月和2014年12月对国元期货进行两次增资,使注册资本金由1亿元增至2亿元,再至6亿元。2012年12月,经京证监许可[2012]76号文件批复,公司取得期货投资咨询业务资格,2013年1月,公司经营范围变更为商品期货经纪、金融期货经纪、期货投资咨询。2014年12月,经中期协备字[2014]7号文件批复,公司取得资产管理业务资格。2015年6月,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国元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着力开展场外期权、基差交易、合作套保及仓单质押等创创新业务。

  经过八年的发展,这次收购效果逐渐显现。国元期货在2012年起扭亏为盈,并在2017年实现净利润3077万元。公司客户权益从2011年初不足2.2亿元增长至2013年最高峰的近11亿元。合规经营、风险管理成绩显著:在公司经营业绩稳步增长的同时,分类评价连续提升,从2010年C、2011年C C、2012年CCC攀升至2017年度B类BBB级,实现了跨越式晋级。

  二、康和期货“牵手”国元,共同实现互联互通

  期货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全球化的市场,开放是期货市场的内在要求。自2009年以来,康和证券、康和期货一直与国元证券、国元期货保持密切联系、加深双方合作、交流。两岸金融论坛的多次举办、双方高层密切拜访,促进国元与康和共融发展,为国元期货业务蓬勃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双方良好合作的背景下,2014年10月,在国元证券俞仕新总裁带队下,专程赴台湾拜访合作伙伴康和证券,基本确立了台湾康和证券以及旗下康和期货与国元期货增资参股以及全面业务合作事宜。据笔者了解,按照双方合作意向,以国元证券对国元期货增资至6亿元为基础,康和证券计划出资2000万元、台湾康和期货公司出资1000万元参股国元期货。他们相关参股提议已通过董事会和股东会的同意,待台湾相关监管机构批准后及时增资到位,届时国元期货注册资本金将达到6.3亿元。

  然而,国元期货董事长洪明同志介绍:“康和参股国元期货的谈判很顺利,当时的难点主要集中在两岸金融监管当局的审批环节。”具体来说,台湾金融监管方面只批准了康和期货对国元期货的参股要求,没有批准康和证券的参股要求。由于康和参股比例不足5%,证监局对此不进行批复,造成外汇管理局没有办法审核通过。后来经过多方斡旋,参股工作圆满完成。在2015年3月,国元期货与康和期货进行了期货期货合作的签约仪式,正式引入康和期货成为股东单位,使国元期货成为了国内第一家具有台资背景的期货公司。

  国元期货于2015、2016年持续派遣优秀业务人员赴康和期货进行考察、交流和学习;康和期货近年来推荐多名在期权领域具有多年经验的专业人士就职,促进期权及量化投资业务发展。经过三年发展,国元期货在量化投资方面的发展可谓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治理结构趋向完善,自身实力已有长足的进步,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

  回头看来,引入台资股东是国元期货的必然选择,并对自身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康和证券及康和期货的加入全面提升国元期货公司在期货资管业务(CTA)、期权衍生品以及境外期货代理业务方面的竞争力,也保障了国元期货“交易品种金融化,交易市场国际化,业务开展多元化”的战略有效实施。

  胸中陈甲千百万,不如画龙一点睛。国元期货未来发展蓝图已经勾勒,关键是战略要落实到细节和执行。随着金融业对外开放政策的落地,金融期货逐步放开,原油期货、铁矿石等国际化品种不断推出,国元期货将充分利用政策的利好,积极探索“走出去、请进来、互联互通”,提升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切实提高期货服务实体水平。

  注释:

  ①全称为国元安泰期货有限公司。国元证券控股于2010年控55%的股权,于收购五矿海勤期货的同时,将股权出售给安徽省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公司。

爱上安徽,从这里开始!微信扫描关注,安徽大新闻、有趣事、身边事,全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