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安徽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出“外向带动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推进全省现代化建设进程。对外开放政策的春风为我省加快利用外资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此背景下,国元证券的前身安徽国投为省属重点骨干企业合肥钢铁公司的重大设备引进项目1500万美元买方信贷提供境外担保,成功从意大利引进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年产50万吨连轧棒材机组。
合钢公司成立于1958年,曾为安徽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过较大贡献,是当时省内工业企业十强之一,但长期受制于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工艺不配套等原因,生产经营上一度陷入困境。1991年安徽省政府批准建设一条新的轧钢生产线,项目总投资2亿元,直接从国外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小型连轧设备。该项目是经国家计委批准的合钢公司“五六五”技术改造配套项目之一,经国家冶金部和省有关部门反复论证,确定为“八五”期间合钢公司的重点项目。

当时,我从南开大学外语系毕业不到两年,在合钢公司外经处做翻译工作,我随同处长唐培源及合钢公司领导、内外部技术人员,与设备制造商意大利Danieli、Pomini、德国SKET三家公司、配套电气系统供应商美国GE Drive Systems等,进行了多轮技术交流和考察,了解各家连轧设备的特点和优势。
为筹措项目建设资金,合钢公司前期与多家商业银行联系,争取能以银行信贷方式解决,但都未能落实下来。后来从外方了解到,意大利国民劳动银行(EFIBANCA)可以提供出口信贷,只要合钢公司能够找到他们认可的金融机构提供担保。
不久,我们获悉EFIBANCA和意大利出口信贷保险机构SACE认可的安徽金融机构担保方,除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的安徽分行外,还有一家就是安徽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国元证券的前身)。当时的安徽国投自1981年成立已十年有余,引进外资、境外银行借款和境外融资担保方面业绩出色,在境外国际金融机构中建立了优良的商业信用。
1993年9月的一天,当时在合钢公司挂职的省计委综合处处长朱先发,与唐培源处长一起拜访了时任安徽国投总经理卢继延,之后卢总实地考察了合钢公司主要生产设施及小型连轧引进项目的建设规划;9月27日时任安徽国投银行部国际金融科科长蔡咏与唐培源处长会面,具体了解合钢公司与国外三家银行借用买方信贷的前期洽谈情况,沟通出口信贷担保有关事宜,初步达成了提供融资担保的意向。担保问题基本落实后,合钢公司有了底气,随即邀请三家国外银行与安徽国投见面进行三方正式会谈,商讨具体的融资条件、担保条款等。
对选择德国设备还是意大利设备,合钢公司还在根据交流考察情况做进一步研究,所以出口信贷的谈判,还要分别与德国、意大利银行同时展开,而连轧设备电气系统确定选择美国GE,也要与美国进出口银行洽谈。技术、商务谈判由合钢公司主导、唐处长协调。境外融资谈判则主要依靠刚从国外回来工作、熟悉国际金融业务的蔡咏主谈。在与几家国外商业银行的谈判中,既坚持底线,又灵活机动,最终争取到了对此引进项目最优惠的融资条件。
1994年2月1日,意大利国民劳动银行(EFIBANCA)代表到达合肥后,领导派我带车去安徽国投接已任国际金融部副总经理的蔡咏和国际金融部工作人员雷虹到合钢公司参加会谈。与德国商业银行、美国进出口银行的会谈则是在上海进行,蔡总、唐处长、雷虹和我乘火车,夕发朝至赶到上海,下车稍事休整后,抖擞精神赶到位于南京路上的波特曼大酒店,整整谈了一天。此后不久,意大利国民劳动银行正式反馈,EFIBANCA、意大利出口信贷保险机构SACE均认可并接受安徽国投提供的不可撤销担保函。
之后,合钢公司决定选择意大利设备配套美国GE的电气系统,明确了供货范围,安徽国投与合钢公司就买方信贷、对外担保事宜也向安徽省计委、省外汇管理局进行了汇报。1994年3月16日,时任副省长王秀智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省计委副主任周本立、安徽国投总经理卢继延、省经济信息中心主任朱先发、合钢公司总经理刘克诚、安徽国投国际金融部负责人蔡咏、合钢公司外经处处长唐培源等参加了会议。会上正式决定,由合钢公司与香港黄山公司成立的合资公司合肥恒兴轧钢公司作为意大利买方信贷的贷款方、安徽国投作为担保方,向意大利方面出具担保函;合肥恒兴轧钢公司与安徽国投签订担保协议书,合钢公司为此项担保向安徽国投出具反担保函。会议要求:“面对全国钢铁工业突飞猛进的形势,合钢公司要利用这笔出口信贷,尽快把项目搞上去”,同时指出:“安徽国投的担保被意大利保险公司认可,说明省国投在海外有一定影响和信誉。省国投作为省政府的投融资机构和安徽对外窗口,要为安徽的经济建设、引进外资作出新的贡献。”

1994年5月11日,安徽国投向国家外汇管理局安徽分局申请对外提供担保。5月13日,安徽省外管局就担保有关问题在请示省政府后批复原则同意。

1994年5月25日,安徽国投向意大利国民劳动银行(EFIBANCA)出具了担保承诺函。

之后EFIBANCA发来出口信贷协议的文本,安徽国投、合钢公司与EFIBANCA对出口信贷协议的条款反复沟通,达成一致。8月18日,合肥恒兴轧钢、安徽国投与EFIBANCA三方代表在合钢公司会议室正式签署买方信贷协议,时任副省长王秀智、合肥市委书记钟咏三、省冶金厅厅长殷兆松、省经委副主任吴炳智等领导参加了签字仪式。意大利EFIBANCA按照设备进口合同总额1230万美元的85%提供买方信贷,这笔1050万美元的对外担保成为那时安徽国投对外担保金额最大的一笔。安徽国投引进租赁部作为进口代理负责引进项目商务合同的执行,包括保险、商检、报关等,直到1996年初合同项下设备全部分批到货。



在此项目历时一年多的融资谈判过程中,作为这个引进项目的亲历者,切身感受到几位安徽国投领导人及融资项目负责人蔡咏的工作热忱和严谨细致,深有景仰之感。蔡咏带领国际金融部的工作人员与我们密切配合,一起谈判、开会、出差,对外谈判完全融为一个团队进行。记得首次与EFIBANCA会谈时,蔡总习惯地直接对外方代表说英语,稍后很快意识到参加会谈的合钢公司领导都是工科出身,英语可能生疏了,马上又改回了中文,由我翻译成英文。信贷协议用词像法律文书一样,严谨正式、古朴生僻,句子结构复杂,长句嵌套。加之买方信贷业务又有一定专业性,几十页的篇幅也十分费脑,但必须准确翻译成中文,以供领导决策。我带着部门两位新同事加班加点分工翻译,最后送到安徽国投请蔡总、国际金融部雷虹审阅定稿。工作之余,蔡总还曾经与我交流过个人职业发展、读书学习等。拥有工业企业工作经验的卢继延总经理既积极支持企业发展,又勇于担当负责;有着政府办公厅工作背景的凤良志副总,既坚持原则、恪尽职守,又想方设法协调各方面,加快推进速度,严格履行向省外管局等部门的报批,还增加完善了反担保措施。时至今日,已是古稀之年的合钢公司外经处唐培源处长评价道“当年卢、凤、蔡三位领导办事相当严谨到位,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办事原则。”
承蒙蔡总推荐及时任安徽国投领导的厚爱与关心,1996年5月我也正式“跳槽”加入了安徽国投,从一名昔日客户成为了公司的正式员工,迄今已在安徽国投、国元证券工作了二十多年。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回顾这段难忘的职业经历,我告诫自己:不忘初心,感恩前行。
朱广军
爱上安徽,从这里开始!微信扫描关注,安徽大新闻、有趣事、身边事,全知晓!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