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2日是科大讯飞在深交所上市十周年的日子。这十年,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已从移动互联渐渐转向了人工智能,曾经清晰的起跑线又化为激动人心的新起点。国元证券作为科大讯飞保荐券商,一路携手,助推企业完成一道又一道融资大关,攀登一重又一重峻岭险峰。
前传——中科大的学生创业团队
讯飞的前传离不开中科大电子工程系的“人机语音通信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成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导师叫王仁华,是中国语音界非常知名的泰斗级老教授。九十年代,国内语音界有“南北二王”的称号,“南”就是中科大的王仁华教授。
1990年,科大讯飞的创始人刘庆峰进入中科大,师从王仁华教授。由于专业能力突出,他很快崭露头角,到大五已成为非常强的主力干将了,是王教授学生中搞研究一拨的头儿。1998年,在国家863比赛中,刘庆峰牵头的参赛队伍,聚焦语音合成技术,击败了当时的清华、北大等多支参赛队伍,拔得头筹。这个奖给了刘庆峰很大的鼓舞,觉得应该做点什么,将研究成果进一步产业化。
九十年代末,国家呼吁大学生创业,刘庆峰毕业后拒绝了微软的邀请,在第一次语音产业浪潮、大学生创业潮的激励下,带领着一帮有梦想、有情怀的大学生精英开始了创业之路。1999年12月30日,安徽中科大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可以说中国语音产业由此起飞。2017年11月15日,国家科技部召开《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暨重大科技项目启动会,宣布首批四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科大讯飞、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科大讯飞正式成为人工智能“国家队”。
上市——“中国贝尔实验室”梦想
当前,人工智能正像空气一样渗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无处不在,影响我们的方方面面,同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方式。若论真正的智能语音行业先驱,非科大讯飞莫属。但是时光之轮退回到数十年前,很少有人能看懂这个行业和它的未来。根据公开数据,科大讯飞2004年才实现盈亏平衡。然而,早在科大讯飞初创阶段,国元证券就曾以VC方式助力企业的早期发展。
当然,独具慧眼的券商也不止一家,保荐券商的竞争异常激烈,国元最终成为了科大讯飞IPO的保荐券商。王晨、朱焱武、于晓丹、黄诚……,如今已是投行的资深人士,十多年前还是初露锋芒的有志青年,作为进驻讯飞的“首发阵容”,肩上的担子既沉重又荣耀。笔者对话这些亲历者,一个又一个动人的小故事浮出水面。
当时王晨刚从别的项目上“火线”下来,随即进入讯飞申报冲刺现场。那时为了抢时间,大家都很拼,他虽在合肥,家也不回,就住在讯飞旁边的宾馆里,一住就是几个月。项目人员加班至深夜成为家常便饭,记得2007年初冬的某个凌晨,加班又比平日里晚了许多,大家都困乏至极,想到几个小时后的清晨还要接着开会,各自回家休息已不合算。那时合肥高新区远没有如今这般繁荣,结果朱焱武和公司董秘等人挤在小车里跑了一圈,却无一家有空房,最后只好一起去了一家名叫“绿洲银滩”的浴场睡了几个小时,便又继续投入战斗了。项目后期大家全部进入封闭作战状态,当时还在华普所任职的裴忠因被叫来讨论一个财务问题,就被“关进”宾馆,衣服都没准备,就开始彻夜讨论,不能回家了。
在项目承做过程中,项目团队遇到了巨大的挑战。首先在对讯飞技术和业务模式的描述和理解上就费了很大的劲,这个行业太新了,为此项目组做了大量的功课,招股说明书可以说是字斟句酌。还有对历史沿革中涉及的数百次个人、法人股东的股权转让、增资,必须要厘清每次行为,确认每次国资股东进出程序,市国资委、省国资委、中科院、国家国资委,无数次的梳理、解释、确认……
讯飞IPO项目在技术方案上也有很多创新亮点,体现了项目团队的智慧。经过对讯飞当时经营管理实际的深入研究和反复论证,最终认定创业团队14人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而不是当时第一大股东上海广信。这在当时并无类似案例。“讯飞一致行动人认定案例”出现后不久,中国证监会2007年11月25日发布《证券期货法律适用意见第1号》,明确了认定共同控制的条件。科大讯飞实际控制人的认定,完全契合该规则要点,可谓“先见之明”。
还值得一提的是,讯飞设立时无形资产出资占比超过40%,突破了当时不超过20%的一般规定。为此,项目组以《公司法》的例外条款为突破口,深入研究国家科技部、工商局的明细规定,并协助讯飞取得了国家科技部的专项认定函,成功解决了问题。

2008年5月,科大讯飞在国元证券的保荐下,终于成功登陆深交所中小板,成为中国语音产业界唯一上市企业,“中国贝尔实验室”的梦想逐步走向现实。在庆功会上,国元投行项目组与科大讯飞的创业团队们尽情高歌《飞得更高》,彼时的汗水在那一刻统统化为灿若千阳的笑脸,“我要的一种生命更灿烂,我要的一片天空更蔚蓝……”
如果说人一辈子的回忆是一片浩瀚的沙滩,每一件值得记住的往事就是沙滩上熠熠生辉的贝壳,那么辅导科大讯飞上市,乃至见证其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人工智能行业领军企业过程中的一件件小事,就是沙滩上那部分最闪耀的贝壳。
发展——人工智能行业领军者

从2008年保荐科大讯飞IPO上市起,国元证券已伴随其完成5次资本市场融资,累计融资额近50亿元,科大讯飞公司市值已从上市时20亿元增加到800亿元,成为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行业的领跑者。
2011年,科大讯飞非公开发行融资4.23亿元用于开拓信息化教育产品及语音识别业务。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此次再融资为科大讯飞构建教育产业生态体系创造了良好开端。当时的发行受到了市场热捧,最终市价九八折发行也为市场罕见。
2013年,科大讯飞拟通过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17亿元引入战略投资者——中国移动。此项目方案涉及双方战略合作非公开发行的重大创新,鲜有市场先例参照。经过项目团队深入研究监管规则出台背景,对双方战略合作的目的及意义加以充分论证,最终获得证监会认可,得以无条件过会。“我们终于不要把材料抱回去了”,刘庆峰、高新的手紧紧握在一起,王晨、高震、李辉高兴地紧紧抱在一起。该项目荣膺《证券时报》“2014年度中国区最佳再融资项目”。
2015年,科大讯飞再次启动非公开发行。这次项目团队打了个漂亮的“闪电战”:4月14日公司停牌,4月28日复牌公告预案,5月29日获得中国证监会受理,6月10日无聆讯过会。8个工作日完成项目过会,创造了国内资本市场前所未有的“光速”奇迹,远远超过6个月左右的市场普遍速度。当时,其他上市公司董秘纷纷来打听:“我们都审快8个月了,你们怎么就8天就过会了?”但是,随后而来的2015年年中的股灾给发行工作带来了同样是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在公司领导蔡总、俞总的亲自指挥下,项目团队沉稳应对,在股指稍稍企稳间隙,果断启动发行工作。依靠前期充分的投资者沟通,在询价前一日市场大盘暴跌8.48%,询价当日讯飞股价直奔跌停的情况下,难以置信地逆势完成发行,募集资金21.5亿元。

2016年,科大讯飞首次采用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方式进行产业并购,收购标的公司为北京乐知行。此次收购配套募集资金正巧遇上监管部门调整政策窗口,在多方论证和多次沟通后,最终获得重组委认可,完整保留了原募投用途。目前,此次收购标的公司圆满完成预期业绩,双方合作契合度很高,在市场上树立了“靠谱”并购典范。

与此同时,国元投行为科大讯飞提供长期陪伴式服务,期间还为科大讯飞收购广东启明、皆成科技等公司提供了财务顾问。科大讯飞目前是深交所中小板仅有的5家连续9年信息披露A类上市公司之一,这其中也有国元投行持续督导团队的一份力量。
后记——风口上的赶路人

2018年,科大讯飞公司已成立整整19年。从成立之初被人笑称的“草台班子”,讯飞凭借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一步步走来,华丽蜕变为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风口上的领导者。在此期间,国元证券始终忠实、勤勉地履行资本中介职责,深刻洞悉市场和客户需求,在资本市场为其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帮助科大讯飞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科大讯飞上市十年了,国元一直陪伴,从首发、连续3次再融资、并购重组,到现在正在进行的第六次合作——36亿元非公开发行项目,一路携手走来,严谨务实、专业负责的共同理念让彼此高度认同。展望未来,科大讯飞将继续在人工智能的风口上赶路,而国元投行也将继续秉承“专业、优质、高效、人和”的执业理念,持续为其发展提供资本市场服务。“我知道我要的那种幸福,就在那片更高的天空,我要飞得更高”,双方必将携手走得更远……
投行总部
爱上安徽,从这里开始!微信扫描关注,安徽大新闻、有趣事、身边事,全知晓!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