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讯 在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的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5)》中,濉溪县在遴选出的全国县域经济发展400强样本县(市)中脱颖而出,跻身“全国县域经济最具发展潜力百强县(市)”行列,名列第48位,在全国县域经济创新力50强榜单上名列第29位。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在县域经济发展400强样本县(市)选择上,主要遵循三个标准:一是经济规模,即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亿元;二是财政收入,即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三是企业发展,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超过50家。

  近年来,濉溪县委、县政府坚持跳出濉溪看濉溪,克服小富即安,小成则满的思想,坚定敢于强者比、勇者争、快者赛的信心,把各项工作在全省、全国争先进位这一方位来谋划,高点定位目标任务,自己给自己规定“高难度”动作。从“弘扬三创精神、加快三化进程,奋力开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新局面”到“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全面加快‘四个濉溪’建设”,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聚焦产业发展和实体经济主线,狠抓稳增长、促转型、扩内需各项措施的落实,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形势和经济持续下行压力,濉溪依然保持着经济运行整体平衡,发展质量有效提升的态势。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稳步增长,2011年至2013年分别实现144.5亿元、168.9亿元、184.8亿元,2014年突破200亿元,达到203.5亿元。

  县财政部门积极探索财政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新途径、新机制。围绕“工业强县”主战略,着力培植壮大财源。通过建立每年2000万元的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提高企业竞争力。为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效应,县财政每年安排1100万元的“小老板培育”专项扶持资金,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加快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壮大县级担保公司规模,放大担保倍数,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做好“综合治税”的文章,加大对全县重点行业税收监管力度,强化对中小税种的征收和管理,加大综合治税管理力度,严厉打击偷逃税款行为,维护了税收秩序,保证了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2012年,濉溪县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亿大关,累计完成11.8亿元,2014年达到14.2亿元。

  濉溪县始终坚持“工业强县”主战略不动摇,按照“规模做大、产品做精”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各种思路、政策、要素向工业特别是重点产业集聚。依托“2+1”园区(濉溪经济开发区、濉芜现代产业园、百善食品工业园),着力推动招商引资,全力抓好规模工业企业培育,大力推进铝基新材料、装备制造、食品加工“2+1”产业发展。切实加强工业经济运行协调服务,相继开展了“工业发展年”、“园区建设年”、“服务企业年”、“项目建设推进年”等活动,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强势崛起。2014年,濉溪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39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20.9亿元,实现了规模工业质和量的双突破。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显示,在县域经济竞争力400强样本县(市)排名中,濉溪县名列全国第204位、全省第12位,安徽省13个二类县中,濉溪、凤台、颍上、霍邱四县入围,濉溪县名列首位;在县域经济最具发展潜力百强县(市)中,濉溪县名列全国第48位、全省第8位,是安徽省唯一入围全国100强的二类县;在县域经济最具创新力50强中,濉溪县名列全国第29位、全省第2位。(文/陈丽伟)